中國開放式公募基金規模全球第四【全球第四,我國開放式公募基金規模超3萬億美元】
公募基金規模再創歷史新高
經統計,我國公募基金總規模達到3.53萬億美元,排位從2016年底的全球第九一路趕超,首次躋身全球第四,以年度排名計,也是中國公募基金歷史最好成績。作為普惠金融的重要工具,公募基金行業發展背后是我國居民財富管理轉型,居民的財富管理需求為我國公募基金發展提供了驅動力。
據統計,若以近10年的回報率為統計標準,在2012年之前成立且目前仍在運作的457只公募基金產品中,有418只產品的回報率跑贏滬深300指數82.31%的漲幅,其中,近10年的年化收益率超過10%的產品有321只。也就是說,拉長時間來看,不少公募基金確實展現了較為優異的長期賺錢能力,基金產品長期來看大多是賺錢的。未來,我國的公募基金行業仍將持續發展,釋放積極信號。
投資者要如何選購公募基金?
“買基金真的能賺錢嗎?”這是投資者,尤其是“新手”購買基金的時候常見的問題。相關報告指出,市場行情好,公募基金容易“大豐收”,而當市場急速變化的時候,從短期視角來看,會帶來盈利數據“大變臉”,如果放置在15年的走勢圖中,又是極為常見的小波折。
并且,持倉時間越長,投資者平均收益率水平越高,交易頻率越高盈利水平越低。對于普通投資者來說,要想在市場上獲取更高回報,我們可以選擇承受一定的短期波動來獲取更好的長期回報,堅持長期投資是應對不確定性的最好辦法。
投資者在購買公募基金的時候,牢記三點。一是認識風險,結合自身實際設立合理的風險收益預期,承受一定的波動和回撤,堅持長期投資;二是定投或購買持有期產品,通過定期、定額地執行投資計劃,從而實現分批進場,避免一次性高位買入的風險和擇時的干擾。
定投的時候,可以采取定時不定額的方法--逢高減倉遇低加倉價值平均法,即每個月提前設定好目標市值,如果實際市值大于目標,就賣出實際市值,低于目標就買入,與目標市值相同的話就保持不變。三是加強學習,提升投資認知,尋找專業的機構獲取理財相關知識,幫助搭建知識體系,做出合理的決策,實現財富增值。
主動出擊,招行公募基金持續走強
基金出圈是居民理財意識的覺醒,但是基金投資是件專業的事,我們常說,“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來做”,投資者需選好的專業機構,最大程度上有效避開良莠不齊的投資信息,選擇值得信賴的產品。
2021年市場震蕩之下,招商銀行交出了一份不錯的成績單,營業收入、凈利潤均創近六年新高,不良貸款率時隔七年再次降到1%以下。而在強項公募基金方面,招行亦是主動出擊,除素來出眾的產品優選能力外,還與首批34家重點公募基金公司合作發布“招陽計劃”,提前布局頭部與頸部基金經理,共建合作生態圈,優質稀缺產品資源進一步豐富。
數據顯示,2021年末,招行理財產品余額突破3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35%;代理非貨幣公募基金銷售額6080億元;股混基金保有規模7910億元,繼續高居全市場榜首;非貨幣市場公募基金保有量達8701億元,優勢亦明顯。“讓財富管理飛入尋常百姓家”的夢想逐步照進現實。
未來,公募基金行業值得期待,對于每個投資者來說,理性判斷并謹慎做出投資決策,剩下的就是,相信時間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