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行情大跌【科技股遭“血洗”、特斯拉暴跌70%】
整體而言,美股在2022年經歷了三年來最大的回撤。截至發稿,標普500指數今年累跌近20%,不僅結束了此前三年連漲的趨勢,而且下跌幅度還超過了2011年、2016年和2019年,僅次于金融危機爆發時的2009年。
此外,隨著美聯儲今年以來“瘋狂加息”,對利率敏感的科技股更是受到了致命的打擊。截至發稿,納指全年跌幅達到了約34%,包括蘋果(全年累跌約28%)、亞馬遜(約50%)、Meta(約65%)和微軟(約29%)在內的科技巨頭們也未能幸免于難。
美聯儲奏響全年“主旋律”
進入2022年,隨著美國經濟擺脫了新冠疫情的沖擊,高通脹緊接其后成為了主要的“罪魁禍首”。為了遏制持續高企的通脹,美聯儲不得不開始了40年以來最為激進的加息措施。今年以來,美聯儲共計加息7次,其中4次的加息幅度高達75個基點。目前,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升至4.25%-4.50%,為2007年以來最高水平。
也正是因為美聯儲如此激進地加息,對美國經濟陷入衰退的擔憂開始在投資者們心里“生根發芽”、愈演愈烈。隨著美聯儲不斷“放鷹”,華爾街一眾大行,包括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高盛和花旗等,都頻頻發出了衰退警報。
大摩經濟學家本月早些時候警告稱,2023年全球經濟增長可能會非常緩慢,美國和歐洲可能會陷入衰退。小摩CEO杰米·戴蒙則預言,美國經濟將陷入溫和或硬衰退,而同時通脹壓力仍難緩解,即使美聯儲利率升至5%,可能仍不足以抑制美國當前高企的通貨膨脹。
此外,高盛CEO所羅門(David Solomon)也預計,美國經濟步入衰退的概率為三分之二,經濟軟著陸的概率僅為35%。花旗首席經濟學家Nathan Sheets則警告稱,隨著美國消費者和企業感受到美聯儲加息的全面影響,美國將在2023年中期進入衰退。
曾準確預測2008年金融海嘯、被稱為“末日博士”的知名經濟學家魯比尼(Nouriel Roubini)更是發出“死亡警告”稱,美國有可能陷入嚴重衰退,標普500恐再跌25%。
另一方面,對利率敏感的科技股今年受到了知名的打擊。今年迄今,納斯達克100指數(Nasdaq 100)和納斯達克綜合指數(Nasdaq Composite)均下跌了30%以上,這兩個指數的權重股包括Meta和微軟(Microsoft)等科技巨頭。
與此同時,標普500指數的信息技術板塊下跌了近29%,成為該指數中表現第三差的板塊。因此,縱觀2022年全年,“通脹高企”與美聯儲“激進加息”的預期已赫然成為左右今年美股市場行情變遷的主旋律。
板塊及個股表現
2022年,在俄烏沖突、通脹飆升及美聯儲的影響下,全球范圍內不確定性急劇飆升。
就板塊而言,在油價不斷攀升的情況下,美股能源板塊取得了超過50%的高額回報,大幅領先。漲幅排第二名的是公用事業板塊,醫療保健板塊則位居第三。此外,全年錄得正收益的板塊還有日常消費品板塊與材料板塊。
具體而言,在能源板塊中,巴菲特今年的“心頭愛”西方石油(OXY.US)年內漲幅超過100%,老牌明星石油公司??松梨冢╔OM.US)也取得超過82%年漲幅,表現較為突出的還有馬拉松原油(MPC.US)、斯倫貝謝(SLB.US)、康菲石油(COP.US)等。
高盛近期再度發聲,表示看好2023年大宗商品表現。高盛集團稱,明年大宗商品可能將再度成為表現最佳的資產類別,回報率或超過40%。Jeffrey Currie等分析師認為,新產能投資不足、全球增長復蘇以及美聯儲加息放緩將推動大宗商品價格走高。
此外,醫療保健板塊在2022年也脫穎而出,美國第二大醫藥商卡地納健康(CAH.US)表現亮眼,年內逆市大漲近60%;美國最大的藥品分銷巨頭、巴菲特愛股麥克森(MCK.US)漲超55%;美國制藥巨頭默沙東(MRK.US)位居第三,年內亦錄得超50%的漲幅。
另一方面,在過去十年中往往領漲美國股市的信息技術板塊今年迄今大跌23%。由于擔心這些股票在美聯儲加息周期下的前景,投資者今年以來持續拋售那些估值偏高的科技公司和其他成長型公司的股票。
不過,盡管科技股在2022年可以說是“慘遭血洗”,但它們依舊是投資者的心頭好。在美股成交額Top 10中,科技股仍占據多席。例如,長期霸占股市熱搜頭條的明星股特斯拉,盡管年內跌超70%,但年成交額仍高居美股第一位。
此外,今年暴跌的成長股還包括美國造車新勢力Lucid Group年內跌超82%;美國社交平臺Snap Inc則跌近82%位居跌幅榜第二;曾被譽為“特斯拉勁敵”的Rivian Automotive也錄得了超80%的跌幅。
明星股表現
2022年,最令人印象深刻的當屬科技明星股們,“萬億市值俱樂部”也沒有逃過一劫,遭遇了大洗牌。據統計,全球總市值萬億美元的公司僅剩下3家,分別是蘋果(2.01萬億美元)、微軟(1.75萬億美元)和谷歌母公司Alphabet(1.12萬億美元)。
最令人意外,還是當屬特斯拉。年關將至,特斯拉的股價卻開啟了“連跌模式”,今年迄今的跌幅已超過70%,市值也較年初的1.06萬億美元縮水幅度超過7100億美元。
照這個勢頭下去,特斯拉股價有望取得上市以來最糟糕的月度、季度和年度表現,并超越Meta成為2022年最有價值科技公司中表現最差的股票。投資者擔心的因素包括馬斯克分心于推特、對特斯拉電動汽車的需求下降以及利率上升環境下整體市場下滑。
不過,在眾多導致特斯拉股價暴跌的因素中,推特這塊“燙手山芋”仍是罪魁禍首。為了收購并持續運營推特,馬斯克拋售了大量的特斯拉股票。因此,他在近期的暴跌后安撫市場稱,兩年內不會再拋售。然而投資者們似乎對其表態并不買賬。
在與股東的辯論中,馬斯克將特斯拉股價下跌歸咎于美聯儲加息,他在推特上寫道,“人們將越來越多地將資金從股票中轉移到現金中,從而導致股票下跌?!?/p>
此外,元宇宙概念在一段時間的爆火后,也成為了2022年美股市場上的“大型事故現場”之一。Meta在2022年跌去65%,元宇宙第一股Roblox也在2021年暴漲130%后,2022年暴跌73%。
包括Meta、Unity、Roblox在內的元宇宙概念股暴跌的主要原因還是公司的財務問題。事實上,如今元宇宙更多處在概念變現的早期階段,需要在基礎設施、底層架構、核心技術上進行大量投入,成本壓力相當大,這也是元宇宙公司大多財務不夠樂觀的重要原因。
展望2023
盡管2022年美國股市已經經歷了非常痛苦的一年,但華爾街目前似乎認為,2023年投資者需要為更多的痛苦做好準備。
摩根士丹利、高盛等機構的頂級策略師近期都發出了類似的信號。他們警告稱,隨著經濟增長走弱以及通貨膨脹依然高企擠壓企業盈利,而央行堅定地保持鷹派立場,2023年上半年股市將面臨新的跌勢。
他們還補充稱,一旦美聯儲停止加息,下半年美國股市將會復蘇,但很可能只是溫和的反彈,導致股市僅會略微高于2022年底的水平。
摩根大通全球股票策略師Mislav Matejka表示,“股市今年面臨的風險尚未結束,這讓我對前景感到緊張,特別是明年上半年?!?/p>
據調查,22位策略師的平均預期是標普500指數明年收于4078點,比當前水平僅高出約7%。最樂觀的預測是上漲24%,而最悲觀的預期則是下跌11%。他們的的主要共識之一是,股市尚未反映出總體上悲觀的經濟前景。
高盛策略師Christian Mueller-Glissmann和Cecilia Mariotti此前表示,他們的模型暗示美國經濟未來12個月衰退的概率為39%,但風險資產定價僅反映了11%的概率。
華爾街最堅定的大空頭、摩根士丹利策略師Michael Wilson預計,標普500指數第一季度將下跌最多達21%,然后到年底將反彈至3900點左右。
此外,企業盈利也與經濟前景惡化息息相關。雖然企業利潤面對2022年的通脹失控表現出引人注目的韌性,但隨著利潤率壓力加大,而需求疲軟帶來更大的滯脹風險,預計明年企業利潤將會遭受重創。
Wilson警告稱,利潤下滑程度可能堪比2008年金融危機期間,而這種風險還沒有體現在股市中。美銀的一項調查也顯示,基金經理們預計明年的盈利前景將惡化,這使得他們對債券的看法比對股票更樂觀。
不過也有好消息,因為股市連續下跌的年份確實很少見。所以對美國股市而言,在經歷了今年的下跌之后,在2023年再次出現年度下跌的可能性很低。自1928年以來,標普500指數連續兩年下跌的次數只有四次:19世紀20年代的大蕭條,第二次世界大戰,1970年代的石油危機,還有本世紀初的互聯網泡沫破滅。
一些策略師仍對明年美股走勢持樂觀態度,他們列出了美國經濟具有韌性、加息步伐放緩等一些利好因素。
尤其是對于今年大跌的科技股,美國投行Wedbush分析師Dan Ives在最新報告中表示,美國科技股在經歷了今年的暴跌后,明年將大幅反彈,因為上市公司將努力維持其盈利能力,而美聯儲也將逐步結束加息行動。
Ives在報告中寫道,“在這場浩劫中,我們看到了增長機會,因為我們相信,盡管存在宏觀經濟和美聯儲的不確定性,但到2023年,科技股將比當前水平上漲約20%,其中大型科技公司、軟件和芯片科技公司將領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