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三角新自貿區【或將落址在·····】
消息一出,輿論一片沸騰,長三角區域內“新的自貿區”將花落誰家?網絡上關于長三角新自貿區的猜測絡繹不絕。
隨后有消息人士稱,長三角區域內的新建自貿區或落地江蘇省,主要包括蘇州工業園區,或于今年五、六月獲批。
1、自貿區
官方說法是,英文名FreeTradeZone,指在一國的部分領土內運入任何貨物,被認為在關境以外,并免于實施慣常的海關監督制度。
簡單一點說就是:設在中國境內的貿易區,但不受海關監督,俗稱“境內關外”。
上海自貿區,成立于2013年9月,也是中國第一個自貿區。2015年曾擴張過一次,總面積達到120.72平方公里。
目前國家一共設立了12個自貿區,在長三角有兩個,分別是上海自貿區和浙江自貿區。其他10個自貿區,分別設在廣東、福建、天津、河南、湖北、遼寧、重慶、四川、陜西和海南。
也就是說,長三角“三省一市”里,安徽和江蘇都還沒有設立自貿區。所以,如果在長三角增加一個新的自貿區,理應是江蘇或者安徽。
相比之下,江蘇可能性大很多,因為江蘇是中國外貿第二大省。2018年進出口總額幾乎是安徽的10倍。
2、落址蘇州園區?
2018年蘇州市委十二屆七次全會上,特別提到將“加快復制推廣自貿區第四批30項改革試點經驗,爭取設立蘇州自貿區。”作為2019年的八項重點工作之一。
事實上,對于自貿區的期待和爭取,蘇州由來已久。打2014年起,從全國兩會到省兩會,蘇州市委主要領導在多場合都曾為這一目標不懈努力,盡力爭取。
蘇州政府提出的方案是以蘇州工業園綜合保稅區為核心,整合周邊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建立中國(江蘇)自由貿易試驗區。
蘇州正面臨轉型升級新一輪發展,機場和自貿區是兩大亟待突破的節點
一、4月9日上午,蘇州機場規劃建設研討會在北京舉行。蘇州建立機場呼聲較高!
二、作為對接國際高標準貿易和投資規則的試驗田,自貿區從誕生之初即承載著對接國家重大發展戰略的使命。蘇州產業規模大,在全國也比較靠前,轉型升級時要跟國際上一致。另外,蘇州的海關特殊監管區也比較多,光出口保稅區就有五片,還有三個出口加工區。以上這些都說明,蘇州做自由貿易的條件已經存在。
3、申報自貿區對蘇州園區有何意義?
自貿區的一個重要作用是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從一般意義上來說,擴大對外開放帶來了以下三個重要優勢:
1.擴大了外資投資范圍。一是擴大了外商投資范圍。對非自貿區內限制的一些制造業、服務業、金融業等,逐漸放開對外資的限制;
二是擴大了開放程度。實行負面清單管理,對外商投資實行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模式;三是提高了外商投資效率,對負面清單之外的外商投資項目實行備案制。簡化了手續,提高了資本流動速度。
2.提高了貿易優勢。自貿區作為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在進出境監管服務模式、通航通關、檢驗檢疫、稅收優惠等方面形成了一系列制度安排,使貿易更加便利化、自由化。
3.加速了金融創新。自貿區在科技、旅游、物流、信息、貿易等方面建立了與貿易自由化相適應的金融服務體系。在離岸人民交易和跨境人民交易上,自貿區都有無可比例的優勢,不斷推動人民幣業務領域的合作和創新發展。
自貿區對蘇州人有何好處?
1、進口商品更便宜
自貿區有助于引入更多的進口商品,商品的銷售成本可能會逐步下降,消費者將有更多選擇。
自貿區不等于免稅港,但稅率將會大大的降低,一些過海關要繳納高額的稅的商品可以以低價格進入市場。
2、消費者未來可直接“海淘”
商品直接送到消費者手里,且價格有望更便宜。
3、看病有望更容易
自貿區內允許設立外商獨資醫療機構。這意味著未來在自貿區內能享受外資醫療服務,包括綜合醫院、專科醫院和門診服務。
4、理財更加多元化
隨著自貿區政策的明朗,老百姓將能夠獲得更多與國際接軌的理財產品、更多的海外投資機會,更好的投資理財服務。
同時,更多國外的銀行將會進入自貿區,與本地銀行競爭,市民可以有更多理財的選擇。
5、娛樂場所或更多
自貿區允許設立外商獨資的娛樂場所,在試驗區內提供服務,這意味著,百姓將體會很多原汁原味的國外娛樂項目。自貿區允許設立外商獨資演出經紀機構,外國明星的鐵桿粉絲有福啦!
6、房價或許會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