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拍在線(合拍在線判決結果)
合拍在線完成增資 注冊資本增至1億元(1)
10月30日獲悉,最安全的P2P網絡借貸平臺——合拍在線(www.he-pai.cn)完成增資,注冊資本增至1億元人民幣,成為全國為數不多的注冊資本達1個億的P2P平臺。 10月30日獲悉,最安全的P2P網絡借貸平臺——合拍在線(www.he-pai.cn)完成增資,注冊資本增至1億元人民幣,成為全國為數不多的注冊資本達1個億的P2P平臺。
據網貸之家資料顯示,全行業1400多家平臺中,注冊資本過億元的平臺大約占了2.79%。而10月份成交額排名前20位的網貸平臺中,僅有5家平臺的注冊資本達到1億元級別。
今年7月份,知名第三方獨立商業平臺Enfodesk易觀智庫發布的《2014年第2季度中國P2P網貸市場監測報告》數據顯示,Q2季度合拍在線登頂市場份額第一。除了市場份額的擴大,合拍在線的交易量也在同步增長。從合拍官網獲悉,合拍在線在9月底的累計成交額已經突破70億大關。信息服務
目前國內P2P平臺的注冊資本金起點參差不齊,少至幾十萬元,多至數百萬元,因為現在國內的P2P平臺某種程度上還承擔著隱性剛兌,所以資本金的多寡就直接決定了平臺風險保障能力的高低,而越高的注冊資本能獲得越高的風險抵御能力。此次增資成功,合拍在線實力更加壯大。公司的抗風險能力、資金結構都得到進一步的優化增強。無論從資金規模上還是成交量上,都已然成為P2P行業的領先者。
近年來互聯網金融行業呈繁榮之勢,以合拍在線為代表的P2P迎來了突飛猛進的發展。然而后進者也不甘示弱,眾多P2P共同爭奪分享著整個市場,行業準入標準也一再被抬高。千呼萬喚的P2P行業政府監管細則,今年年底也會落地。
合拍在線在業內以穩健的風格和嚴格的風控著稱,合拍在線董事長王實先生透露,增資成功后的合拍在線不會急于擴張,而將繼續嚴抓風控,以更謹慎的態度迎接行業與市場的發展變化。未來合拍在線將會繼續堅持優化用戶體驗、完善風控體制,讓越來越多的草根階層共享互聯網金融的盛宴。
華貴人壽擬增資10億,茅臺集團有望重回第一大股東(2)
華貴人壽擬增資10億,茅臺集團有望重回第一大股東文/每日財報 程意
資本金作為險企經營的地盤,對于維持公司的平穩發展至關重要。但隨著償二代二期工程的落地,部分資產配置策略較為激進的險企面臨著較大的資本補充壓力,所以多家險企陸續啟動增資“補血”計劃。
從“補血”主體來看,仍以中小險企居多。在近日,華貴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貴人壽”)也加入增資行列,擬增資10億元,但具體增資事宜尚待監管批復。
據悉,此次增資系華貴人壽成立以來的首次增資。且如若增資獲批完成后,原股東中國貴州茅臺酒廠(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茅臺集團”)將重回第一大股東之位,同時引入兩位新股東,分別為貴州省黔晟國有資產經營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黔晟國資”)、深圳市嘉鑫輝煌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嘉鑫輝煌”)。
華貴人壽首次增資即將啟動
今年自償二代二期工程落地以來,險企通過增資、發債等方式“補血”的案例屢見不鮮,譬如橫琴人壽、中荷人壽、中韓人壽、泰康養老、匯豐人壽、太保產險、太保壽險等。在這其中,既有險企得償所愿,也有險企仍在翹首以盼之中。與此同時,險企增資擴股的隊伍也在不斷壯大。
在12月9日,華貴人壽發布公告稱,公司擬新增加注冊資本10億元,對應新增10億股股份。增資完成后,華貴人壽的注冊資本將由初始的10億元增至20億元。
據悉,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華貴人壽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為106.48%,較上季度末下滑19.46個百分點;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為124.06%,較上季度末下滑16.48個百分點;今年一、二季度的風險綜合評級均為B,所以亟需補充資金。而此次是華貴人壽自2017年成立以來的首次增資,但相關事項仍有待監管的批準。
此次增資共有3家公司參與,包括華貴人壽原股東茅臺集團,以及兩家新股東黔晟國資、嘉鑫輝煌出資。其中,茅臺集團擬出資4.7億元認購4.66億股,黔晟國資擬出資3.86億元認購3.83億股,嘉鑫輝煌擬出資1.51億元認購1.5億股。
增資獲批完成后,華貴人壽的國資持股比例將由41%提升至63%;茅臺集團的持股比例將由20%增至33.33%,從第二大股東重回第一大股東;而原第一大股東貴州金融控股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貴州金控”)持股比例稀釋至10.5%,退居第三大股東;新進股東黔晟國資則一舉成為第二大股東,持股比例達19.17%;嘉鑫輝煌與華泰保險代理有限公司并列為第四大股東,分別持股7.5%。
此外,《每日財報》了解到,年初就有消息報道稱,上海愛建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愛建集團”)擬以1.28億元受讓西藏酷愛通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酷愛通信”)所持華貴人壽1億股(占華貴人壽總股本的10%)。但時至今日,該股權收購計劃還未落地。如若增資完成,酷愛通信所持股份也被稀釋至5%,到那時愛建集團是否按原計劃行事呢?
國資茅臺加碼保險領域
從整體形勢來看,近年來受疫情沖擊、宏觀經濟下行等系列因素的影響,保險業持續低迷。在這種背景下,不少險企股東打起“退堂鼓”,選擇減持或退出,部分股東選擇“按兵不動”,靜觀其變,但也有股東和新晉投資者逆勢加碼,增資險企。
在這些“逆行者”中,總能看到國有資本的身影,而社會資本對保險業的追逐熱情慢慢冷淡。像首次增資的橫琴人壽,其原股東珠海鏵創(珠海國資委旗下)獨家認繳成為第一大股東;中韓人壽變身中資壽險公司,引入5家國資新股東,中方持股75.01%。
在此次華貴人壽的增資計劃中,除嘉鑫輝煌為民企投資外,茅臺集團與黔晟國資的實控人均為貴州省國資委。對于地方系中小險企來說,國資的入局不僅能減輕中小險企的資金壓力,而且能為險企帶來更多的業務資源。
值得關注的是,華貴人壽的此次增資,以白酒起家的茅臺集團將成為第一大股東。事實上,在華貴人壽成立之初,茅臺集團就是公司的第一大股東。直到2021年6月,貴州貴安金融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貴安金融”)將所持華貴人壽11%的股權無償劃轉給貴州金控。自此,貴安金融退出華貴人壽股東行列,而貴州金控也因此躍升為第一大股東,茅臺集團則退居為二股東。
那么作為中國酒業龍頭和領軍品牌的茅臺為何“盯上”華貴人壽這個小險企呢?其實,不缺錢的茅臺希望盤活閑置資金,把金融板塊視作未來發展的新增長極。從2013年開始,“茅臺系”就已橫跨銀行、保險、租賃、投資等領域,逐漸構筑起“茅臺系”金融版圖。
在保險領域,“茅臺系”還入股了華泰保險與華泰人壽,但在今年年初其就將所持的華泰保險0.0547%的股權和華泰人壽0.0764%的股權掛牌轉讓。可臨近年底,這份股權還無人“接盤”。
低谷期的華貴人壽能否逆轉?
從“茅臺系”打算從華泰保險和華泰人壽抽身,又不斷加碼華貴人壽的這一表現,可以看出“茅臺系”對于華貴人壽的重視程度。
據《每日財報》分析,“茅臺系”所持華泰保險與華泰人壽的股份本就不多,對其金融業務的影響微乎其微。與此同時,“安達系”也有意控股這兩家險企,且占據絕對優勢,所以“茅臺系”也不必在白費功夫,反而退出能夠回籠部分資金,助力其他金融領域的發展。
那到底華貴人壽到底值不值得“茅臺系”支持呢?據悉,在2017-2021年,華貴人壽實現保險業務收入4.24億元、6.47億元、10.91億元、20.13億元、25.15億元;凈利潤分別為-0.78億元、-1.2億元、-0.79億元、-0.68億元、0.31億元。
可以看出,華貴人壽的業務規模在不斷擴大,保費收入持續增長,雖然在前四年公司始終處于虧損狀態,但在第五年就扭虧為盈,打破壽險“七平八盈”的慣例。但在今年前三季度,華貴人壽再度陷入虧損,累計凈虧損達1.86億元。
其實,在今年壽險公司虧損現象十分普遍。在已披露償付能力報告的73家壽險公司中,就有41家險企虧損,且以中小險企為主。虧損的原因也如出一轍,大多是因權益市場的劇烈波動,導致投資收益的下滑。在最后一個季度,華貴人壽扭轉局勢的可能性不大,但從長遠來看,此時的低谷是為未來的觸底反彈積蓄動力。
此外,華貴人壽在發展上不走尋常路,將自身定位為“互聯網平臺型保險公司”,選擇產銷分離的差異化發展模式。在產品端,主打定期壽險與終身壽險這兩類產品,并通過互聯網渠道贏得年輕客群的青睞。未來,隨著國資的加碼,華貴人壽的業務規模有望繼續擴張。
贊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