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追蹤 | 海上風電又迎催化!首批央企新能源REITs獲受理 行業發展提速 產業鏈個股受關注(附概念股)(世界上哪個海追蹤)
首批央企新能源REITs獲受理,海上風電又迎催化。12月29日,上交所官網顯示,中信建投國家電投新能源REIT已獲得受理,這是證監會與上交所受理的全國首批新能源公募REITs項目。據悉,該項目的底層資產為位于江蘇省鹽城市的濱海北H1、H2海上風電和配套運維驛站項目。據上證報,我國海上風電裝機已躍居世界第一,發行新能源公募REITs有助于能源企業盤活存量優質資產,加速能源結構綠色轉型。特別的是,在此巨大市場空間下,海上風電產業鏈相關上市公司也在近期加速行動起來。
四季度以來,全國多地展開海上風電項目招標,產業鏈上市公司積極布局,紛紛拿下大訂單。且隨著海上風電的發展提速,已有上市公司提前切入海上風電運維市場。
如11月22日,中國電建(601669.SH)發布重大工程中標公告稱,下屬全資子公司中國電建華東院中標江蘇海上龍源風力發電有限公司射陽100萬千瓦海上風電項目EPC總承包項目。
12月12日,我國首個漂浮式海上風電商業化項目中電建萬寧漂浮式一期200MW工程獲得核準。
12月15日,三一重能(688349.SH)發布變更部分募投項目公告,將新建大兆瓦風機整機生產線項目變更為郴州三一智能制造產業園項目。
12月20日,據中廣核通報,全國最大的平價海上風電場中廣核汕尾近海淺水區140萬千瓦海上風電項目全面建成投產。
隨著四季度供應鏈逐步恢復,多地開啟招標,地方也紛紛出臺補貼政策,海上風電裝機已有所回暖。由于海上風電長期市場發展廣闊,各地地方政府政策推動以及復工復產等,明年海上風電有望迎來裝機“小高潮”。
中國工程院去年末公布的研究報告認為,根據評估結果,僅考慮0—50米海深、平均風功率密度大于300瓦/平方米區域的開發面積,我國海上風電裝機容量可達到3009GW。而截止2021年,我國海上風電累計裝機僅26GW,占比不到1%,剩余開發空間巨大。2022-2025年海上風電新增裝機分別為6.5/10.5/12/15GW,年均復合增長率32%,海風發展顯著快于陸風。
對此,中信建投指出,各地“十四五”能源規劃出臺,海上風力發電需求展望樂觀。按目前各省市十四五能源規劃的統計與預測,預計2025年我國海上風電將累計并網72.5GW,則2022-2025年至少還需新增裝機46GW,江蘇、廣東等省份可能還存加碼可能。根據WindEurope數據,截至2021年末,歐洲海上風電裝機量為28.3GW,預計到2025年達45.7GW。海上風電行業高景氣全球共振,有望迎來更加確定的發展空間。
從政策面來看,近年來國內各省市積極響應國家戰略決策,廣東、山東、江蘇、浙江、遼寧、廣西、福建、上海、天津等省市 “十四五”期間規劃新增海上風電并網裝機合計約51GW,加上海南、河北等尚未發布海上風電具體裝機規劃的省市,“十四五”期間預計國內新增海上風電并網裝機量有望超過60GW。
雙碳戰略與能耗雙控背景下,沿海省份加速發展海上風電訴求強烈。目前廣東、山東、浙江三省已明確出臺了海上風電省補政策,推動海上風電項目開發由補貼向平價平穩過渡。
平安證券研報表示,2023年海上風電依然是明確產業趨勢和投資方向,國內外需求呈現共振的態勢,國內海上風電制造產業出海前景樂觀,重點看好海纜和管樁環節;此外,風電整機盈利水平有望觸底回升,漂浮式海上風電提速發展,風電軸承加快國產替代,這些細分領域的投資機會值得期待。建議關注海上風電以及陸上風電兩條主線:海上風電有望迎來國內外需求共振,推薦大金重工、東方電纜、明陽智能等;陸上風電受益于分散式風電等應用場景的打開,風機及零部件供需格局有望改善,推薦日月股份、金風科技等。
中銀證券則認為,從短中長期來看,風電裝機需求無虞,圍繞三大投資主線聚焦產業鏈優質環節:海上風電+海外市場受益的塔筒/樁基及海纜環節;進行國產化替代及品類擴張的零部件公司;海風新技術漂浮式風電相關環節。
相關概念股:
中天科技(600522.SH):前三季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4.7億元,同比增長400.00%。新打造的海工船9月已經開工建設,此外,控股子公司打造的金風海洋風電安裝平臺項目采用“運輸+儲存+起重”一體化模式,能夠滿足國內絕大部分固定式支撐結構20MW以下海上風電機組以及320米葉輪直徑以下風電機組的安裝需求。
東方電纜(603606.SH):中標多個海纜產品及敷設施工項目 總金額約5.8億元,約占公司2021年度經審計營業收入的6.5%。前三季度營業收入56.65億元,同比減少1.8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7.36億元,同比減少23.43%。
粵電力A(000539.SZ):截至目前,公司已投產風電等新能源裝機約197萬千瓦,其中海上風電約120萬千瓦、陸上風電約77萬千瓦、光伏0.12萬千瓦;2022年公司爭取投產新能源項目規模約100萬至200萬千瓦;粵電陽江青洲一、青洲二海上風電項目是公司繼2021年底實現建成120萬千瓦海上風電目標后接續開發建設的海上風電項目。
金風科技(002202.SZ):該公司與三峽集團聯合研制的16兆瓦海上風電機組于11月23日在福建三峽海上風電國際產業園下線,是目前全球范圍內單機容量最大、葉輪直徑最大、單位兆瓦重量最輕的風電機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