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連花清瘟上市公司(生產連花清瘟膠囊上市公司)
為大家解答關于 2022年連花清瘟上市公司,針對“2022年連花清瘟上市公司”的話題,財都小生為你搜集了相關文章, 藥企稱產能正常,可滿足需求相信很多小伙伴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來看2022年連花清瘟上市公司咋回事。
12月7日,澎湃新聞記者聯系了上海的華氏大藥房、復美大藥房、益豐大藥房、國大藥房等十多家藥房門店,絕大部分藥店已無連花清瘟產品,個別門店有少量的布洛芬,999感冒靈顆粒、可立克、快克等感冒藥無缺貨情況。
2022年11月15日,石家莊,退燒解熱類家中常備藥物受到市民歡迎。 人民視覺 資料圖
作為連花清瘟的生產廠商,以嶺藥業12月6日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公司近來連花清瘟供貨價格保持穩定。面對布洛芬庫存緊缺,多家布洛芬生產廠商稱相關產品生產正常。針對市面上連花清瘟以及布洛芬的需求激升,專家和多地藥監局則呼吁市民理性購買,不要囤積。
截至12月7日收盤,以嶺藥業(002603)漲10.01%,報49.12元/股;新華制藥(000756)漲10%,報26.96元/股;長江健康(002435)漲9.92%,報5.76元/股;康芝藥業(300086)漲9.42%,報7.55元/股;華蘭疫苗(301207)漲6.59%,報50.43元/股;富祥藥業(300497)漲6.22%,報14.01元/股。
線下藥店:連花清瘟斷貨,布洛芬庫存較少
“連花清瘟斷貨好幾天了,我們前一次進貨就沒進到,布洛芬斷了兩天,周五會補貨。”一位益豐大藥房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另一位益豐大藥房的工作人員稱,店內布洛芬的庫存已經見底,且公司大倉內已經無貨。而連花清瘟產品方面,該工作人員稱,“連花清瘟肯定是斷貨的,不用想肯定沒貨,(疫情政策)優化之后全部搶完了,沒有十天半個月進不到貨。”
復美大藥房的工作人員則告訴記者,該門店還剩三盒連花清瘟顆粒。這也是記者聯系的十多家藥店里唯一有連花清瘟的藥店。
對于是否會持續缺貨,藥店多持樂觀態度,“不要著急,前兩天要囤貨的居民都已經囤了,接下來到貨的產品,你總歸買得到嘍。”
布洛芬緩釋膠囊 人民視覺 資料圖
關于接下來到貨的連花清瘟、布洛芬是否會漲價?上述藥店均表示,沒有收到漲價的通知。“即便是疫情封控最嚴格的時候,我們也沒有漲過價。”一家藥店的工作人員說。
12月7日,澎湃新聞記者以投資者身份聯系了連鎖藥店上市企業益豐藥房(603939.SH)。針對感冒藥、抗病毒類藥備貨是否充足,益豐藥房表示,近幾日,公司在加強備貨與門店配送,基本能滿足消費者需求,對于個別配送不及時或需求量較大的門店,可能會出現短暫缺貨。“對個別品種的藥,我們可能會做一些處理,比如限購。連花清瘟和布洛芬確實緊俏,門店沒有漲價,我們有聽到上游漲價的風聲,但具體進貨價格還不清楚。”
12月5日,另一家連鎖藥店上市企業大參林(603233.SH)也曾回應澎湃新聞記者:“感冒類藥物總體上大品類是不缺的,但類似于連花清瘟這樣的明星產品相對來說產能不足。”
互聯網平臺:自營不漲價但限購,第三方商家售價較高
12月7日,澎湃新聞記者查看阿里健康、京東、美團、淘寶、1藥網等平臺。
在淘寶搜索“健康一次買齊”即可進入儲備物資的購買頁面,阿里健康大藥房上線的連花清瘟膠囊(0.35g*24粒/盒)每日供貨10萬盒,10時發售,售價在14.8元,每人限購兩盒。
阿里健康(00241.HK)相關負責人向澎湃新聞記者表示:“近期疫情相關藥品和抗原自測試劑、N95口罩等搜索量大幅增長,阿里健康大藥房和天貓健康正在聯動商家品牌、生產企業、物流供應鏈等,增加健康防疫物資供應,全力保障用戶需求。”
京東大藥房售賣的連花清瘟膠囊(0.35g*24粒/盒)售價也是在14.8元,每日限量供應,10時及20時開售,每人限購三盒,并在產品頁面標注了“持續保供,不漲價”。
1藥網也推出了防疫一站購齊板塊,藥物涵蓋抗病毒、發熱、頭疼、咳嗽等癥狀,一盒芬必得布洛芬緩釋膠囊(0.3g*20粒)在29.5元,但無連花清瘟在售。
1藥網(NASDAQ:YI)方面人士告訴澎湃新聞記者:“四類藥(退燒、止咳、抗病毒、抗生素類藥品)在我們平臺價格比較平穩,有一些微漲,但都在正常范圍內。”
互聯網醫院在線診療平臺微醫則向澎湃新聞記者表示,最近公司將會推出居家防疫包,盡可能將常用藥品放進防疫包對外銷售。
不過,和官方自營店相比,網購平臺的第三方商家價差較大。
同樣是連花清瘟膠囊(0.35g*24粒/盒),京東大藥房及阿里健康大藥房的售價是14.8元,但記者在美團外賣搜索出的價格是55元。
在淘寶,一盒48粒裝的連花清瘟膠囊價格在115元,但已缺貨無法購買,此外,淘寶有港版連花清瘟在售,6盒港版連花清瘟24粒裝,售價在378元,每盒均價63元。京東平臺也有第三方商家在售的港版連花清瘟,平均每盒在38元至40元,該平臺售賣的連花清瘟顆粒(6g *10袋 /盒),有的商家售價在39.8元,有的則在98元。
以嶺藥業:供貨價格保持穩定,采取措施擴大生產
對于連花清瘟連日斷貨情況,澎湃新聞記者聯系以嶺藥業(002603.SZ),截至發稿未獲得回應。
不過12月6日,以嶺藥業曾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公司近來連花清瘟供貨價格保持穩定。如果消費者發現個別終端出現漲價情形,請及時向當地相關部門進行反映。目前公司正在采取各種措施擴大生產,全力保障市場供應。
值得注意的是,連花清瘟的價格波動甚至引起杭州市監局的注意。12月5日杭州市監局在官方微信公眾號上發布《關于醫療藥品及用品價格行為提醒告誡書》,告誡杭州市各醫藥用品經營者及相關單位,不得借疫情防控之機大幅提高醫療藥品及用品的銷售價格,經營者要嚴格控制進銷差價在合理范圍內,不得囤積居奇、哄抬物價、牟取暴利以及散布漲價謠言;認真落實明碼標價制度,切實做到價簽價目齊全、標價內容真實明確、字跡清晰、貨簽對位、標示醒目。不得在標價之外加價出售商品,不得收取任何未予標明的費用。
而更早之前的11月,連花清瘟在部分地區賣斷貨后,市場上陸續出現“假冒”產品。為此,連花清瘟官方微信公號發布《以嶺藥業關于市場上出現假冒“連花”系列產品的聲明》。聲明稱,近期市場上出現諸多名稱為“連花清溫茶”“鏈花清溫茶”“蓮花清溫膏”“蓮花清溫口服液”“蓮花清溫植物飲料”及“蓮花清溫丸”的商品,以上商品及類似商品均非公司生產、銷售或授權生產、銷售。
目前以嶺藥業并未直接披露過連花清瘟的業績,不過10月28日公開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中,以嶺藥業提到,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配方顆粒業務銷售收入同比增長較好。今年3月17日的一個提示性公告中以嶺藥業曾提及,2021年前三季度,公司連花清瘟產品實現營業收入33.7億元,占公司總營業收入的41.6%。
布洛芬生產廠商:產品生產正常,保證產品供應
布洛芬同樣面臨缺貨,12月7日,澎湃新聞記者以投資者身份聯系多家布洛芬產品生產公司,大部分公司稱相關產品生產正常。
布洛芬生產龍頭企業新華制藥(000756.SZ)告訴澎湃新聞記者,目前生產正常,公司保證產品及時供應。此前12月5日,新華制藥在投資者互動平臺稱,公司布洛芬實際市場份額接近40%,布洛芬等主要品種產能和規模均處于領先地位,并且實現了產業鏈配套。
新華制藥并未透露布洛芬的產能,根據亨迪藥業2021年招股書披露,前者的布洛芬產能為8000噸/年,客戶以境外布洛芬制劑廠商為主。而該公司2021年年報的在建工程中,名為“布洛芬擴產合成工序產能提升改造”的預計產能顯示為1萬噸/年,建設周期為1.5年。
來源:新華制藥2021年年報
布洛芬原料藥生產企業亨迪藥業(301211.SZ)也受到關注。12月6日,該公司在投資者互動平臺稱,目前公司布洛芬和右旋布洛芬原料藥的產能分別為3500噸/年和200噸/年。
今年年初,亨迪藥業曾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年產“5000噸布洛芬原料藥項目”建成后,將達到年產能8500噸。亨迪藥業在2021年遞交的招股書中曾提到該項目,當時該公司稱擬募集11.9億元,分別用于“年產5000噸布洛芬原料藥項目”“年產1200噸原料藥項目”“年產12噸抗腫瘤原料藥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項目”。其中,年產5000噸布洛芬原料藥項目的募集資金投資額為5.7億元。在亨迪藥業2022年半年報中,該項目的期末余額賬面價值為217.3萬元。
來源:亨迪藥業2022年半年報
亨迪藥業證代告訴澎湃新聞記者,目前布洛芬生產正常,沒有異常波動,產能跟得上需求,沒有擴產計劃。而對于“年產5000噸布洛芬原料藥項目”,該人士沒有透露最新進展。據亨迪藥業2021年年報,該公司的主要客戶均為國內外知名的布洛芬制劑企業,包括賽諾菲、葛蘭素史克、雅培、印度格萊、人福藥業、珠海潤都等。
潤都股份(002923.SZ)表示,“最近布洛芬確實賣得挺好,目前產能能夠滿足對外銷售需求,但具體的數字不屬于披露范圍”。11月23日該公司在投資者互動平臺回復稱,公司產品布洛芬緩釋膠囊在全國各省份均有銷售(港、澳、臺除外),產能可以滿足當前的銷售需求。公司將及時關注市場變化,充分利用現有產能,維護好供需關系。
專家呼吁:理性購買,不要囤積
對于連花清瘟以及布洛芬的熱銷,多地藥監局提示無需盲目“囤藥”,專家也呼吁理性購買。
據央廣網12月7日報道,北京佑安醫院感染綜合科主任醫師李侗曾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近期隨著多地防疫措施的調整,市民在家里儲備一些常用藥品和防疫物資是出于自主防范的意識,可以理解。但大家要理性購買,不要哄搶囤積,相信藥品和物資的市場供應是充足且穩定的。
經濟日報在12月6日的報道中采訪了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藥學部副主任楊莉,楊莉表示,目前發現的新冠肺炎病毒的新增感染者中,更多的是無癥狀感染者。無癥狀感染者若在隔離醫學觀察期間未出現相關癥狀或體征,則保持適度休息、多飲水即可,不需要用藥及任何其他治療措施,按目前政策只要做好隔離,避免傳染即可。專門針對新冠肺炎自行備藥,特別是大量囤積特定藥物的意義不大。
楊莉特別提醒,既往身體健康的人群,如果出現此前沒有或很少出現的病癥,需要到醫院診治,或者去藥店由執業藥師根據病情推薦合適的藥物。自行備藥缺乏針對性且存在風險,藥物長期不用還會過期。
此外,北京、廣東等地藥監局也在提醒市民理性備藥。
12月7日,據北京日報記者從北京市藥監局了解到,北京市每日投放市場“連花清瘟”顆粒和膠囊共40萬盒左右,優先面向開設在居民社區、超市內等人流密集、銷售能力強的藥店,以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供貨,并將逐步擴展至本市所有藥店。各電商平臺已經采取預訂模式,消費者需求近期都可以得到滿足,無需盲目“囤藥”。
2022年連花清瘟上市公司,現在,你了解 2022年連花清瘟上市公司(生產連花清瘟膠囊上市公司)了么?本文就講到這里,希望大家會喜歡。聲明:該內容系澎湃新聞網友自行發布,所闡述觀點不代表本網(橡膠經濟網)觀點,如若侵權請聯系財都網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