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大選新消息【】
由于選情異常膠著,這場總統選舉也被視為韓國近年來最難預測勝負的一場大選,3月9日,總統寶座將會鹿死誰手,仍然存在諸多變數。與此同時,這場被污點丑聞、人身攻擊所掩蓋的選舉,也為這個國家蒙上陰影。
兩強爭霸
韓國中央選舉管理委員會14日表示,此次共有14人參選。由于此前已有一番“前哨戰”,大選格局已經初具雛形。目前民調顯示,主要有4位候選人,其中李在明和尹錫悅呈現兩強對抗格局,分別領跑朝野陣營。
來自執政黨共同民主黨的李在明現年57歲,從政前是一名人權律師,后任京畿道知事,以直言快語著稱。2017年,李在明曾參加黨內預選,但不敵現任總統文在寅。
而這一次,李在明選擇“經濟”作為一個競選關鍵詞。15日0點,選戰打響后,李在明便在象征韓國出口經濟的地方——釜山開啟選戰。
來自最大在野黨的尹錫悅現年61歲,曾任韓國檢察總長。此前,他在調查前總統李明博受賄案時表現出色,獲得文在寅賞識。但后因檢方調查執政黨陣營多名要員,尹錫悅與青瓦臺及共同民主黨交惡。
眼下,尹錫悅主打走出青瓦臺,體察民情的執政愿景。他的首場拉票活動選在首爾清溪廣場,力爭開啟與民同行的“光化門時代”。
來自國民之黨的安哲秀現年59歲,以創建知名殺毒軟件企業“安哲秀研究所”起家。此前,他也曾參與總統選舉和首爾市長選舉,但最終落敗。
這一次,安哲秀預計將在競選過程中主打“科技牌”。韓國媒體稱,他主要受到年輕選民歡迎,“吸走”尹錫悅的選票。
今天,安哲秀的拉票首站選在保守陣營的票倉——大邱,旨在集結在野陣營的支持。值得注意的是,隨著兩強相爭,安哲秀近來異軍突起,或與尹錫悅聯手擊敗李在明。
來自正義黨的沈相奵現年62歲,她是韓國國會議員。此次計劃為少數群體發聲,以爭取更多選民支持。今天,她從全羅地區開始拉票,之后還將前往光州塌樓事故現場。
作為選情“風向標”,近期多項民調結果顯示,李在明和尹錫悅的支持率不相上下,均在40%左右,而安哲秀支持率約為10%,沈相奵約為3%。
值得注意的是,李在明與尹錫悅的支持率差距甚至在誤差范圍之內,意味著選情異常膠著。
上海對外經貿大學朝鮮半島研究中心主任詹德斌說,目前的競選格局符合韓國傳統的兩黨競爭結構。
復旦大學朝鮮韓國研究中心教授方秀玉表示,由于此前已有一番“前哨戰”,李在明和尹錫悅獲得了一定民意支持,預計大部分不會動搖。
各有優劣
此次選情之所以異常膠著,主要候選人各有優劣是一個因素。
一方面,專家指出,李在明和尹錫悅有兩個共同特點。方秀玉指出,李在明和尹錫悅背后都有大黨支持。詹德斌指出,兩人此前幾乎都不是輿論焦點,沒有受到過多輿論監督。
另一方面,兩人也都有軟肋。詹德斌說,從文在寅目前40%左右的支持率可以看出,韓國民眾較為認可執政黨的表現。但李在明不是黨內主流,且與文在寅保持距離,因此未能將民眾對執政黨的支持轉化到自己身上。這也反映出共同民主黨內部派系存在分歧。此外,李在明此前卷入京畿道地產開發項目涉腐案,其妻子享受“特殊待遇”也給他帶來負面影響。
尹錫悅也并非高枕無憂。詹德斌說,盡管此次打出“反文在寅”牌,但尹錫悅未能憑借個人魅力吸引太多選民。與其說選民支持他,更不如說是支持國民力量黨。而且這種支持可能只是中間選民出于對執政黨和現政府的反感。其次,尹錫悅的家人也卷入丑聞,包括其妻子陷入虛報履歷爭議,岳母偽造存款證明等。詹德斌還表示,作為一名政壇“新人”,尹錫悅的領導能力也仍然令人懷疑。
惡性競爭
隨著丑聞不斷曝光,各候選人也以此為把柄,互相展開激烈的“污點攻勢”。例如在2月11日舉行的第二場電視直播辯論中,李在明、尹錫悅、安哲秀和沈相奵再次展開激烈交鋒,現場火藥味十足。
對此有韓媒評論,大選焦點已被這兩位候選人及其家人的丑聞所覆蓋,以至于經濟等大選核心議題被模糊,雙方陷入惡性競爭。
詹德斌對此指出,在韓國歷屆大選中,這種負面攻勢并不鮮見,并且占據較大比重,候選人在政策方面的對決被淡化。“但今年,這一現象更為突出”。
詹德斌說,這背后有兩個原因。一是相比上一次大選,當時圍繞前總統樸槿惠的彈劾風波占據主導地位,其他丑聞和負面攻擊處于次要。而這一次缺乏主導議題來引導競選過程,導致焦點分散,候選人難以形成鮮明對比。二是此次參選人數眾多,政策主張越發趨同、缺乏亮點,難以吸引選民,候選人也越來越難憑借正面因素改變選情。
這種“廝殺”也令民意日益分化。近日有韓國民調顯示,談及此次選舉的性質,47.7%的受訪者認為“應投票給在野黨人選,以審判現政府施政”,42.5%認為“應投票給執政黨人選,以保持施政穩定”。
方秀玉也注意到,比起展示施政綱領,候選人之間更多的是相互攻擊。但多數國民仍然最關心候選人未來如何引領社會、國家。
在韓國疫情未消、經濟困難的當下,詹德斌預計大選仍會關注兩方面議題。一是經濟民生,涉及社會福利、醫療保障、住房等。二是公平正義。經歷了樸槿惠的親信崔順實干政案,再到文在寅時期的法務部長官曹國以權謀私丑聞,建立公平正義的社會一直是韓國國內熱點話題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韓國民眾對主流政治日漸失望,加上兩名主要候選人及其家庭所引發的爭議,來自較小在野黨的安哲秀近來異軍突起,或為選情帶來巨大變數。
諸多變數
輿論認為,李在明與尹錫悅的差距之小,意味著兩強爭霸將會“殊死廝殺”,直到最后一刻。但專家也指出,選情仍然存在諸多變數。
首先就是安哲秀是否、能否與尹錫悅聯手,可謂足以左右勝負的重磅變數。2月13日,安哲秀突然正式向尹錫悅提議,通過民調競選方式,推選在野陣營單一候選人。
尹錫悅積極評價這一提議,并表示他將就此進行考慮,但稱該提議不乏令人遺憾之處。國民力量黨表示,該黨希望通過談判方式確定單一候選人。
分析認為,這兩人有著共同目標——推動執政黨更迭。但詹德斌表示,安哲秀與尹錫悅聯手的可能性正變得越來越小。這一是因為雙方對于推出人選的方式存在分歧。安哲秀主張通過民調競選,但國民力量黨擔心這一方式對尹錫悅不利。
二是選舉日日益臨近。“選舉登記工作已經結束,2月28日選票印刷日或成一個關鍵節點。”詹德斌說,但也不排除雙方繼續協商,最后有一方放棄,促成聯手的可能性。3月4日和5日“事前投票”日也被視為一個節點。
“縱觀韓國大選,候選人往往輸在對方團結,贏在對方分裂。”詹德斌說,這也意味著防止自身陣營出現分裂、卷入更多丑聞將成為候選人的一大要務。
其次是丑聞和失誤因素。詹德斌說,一些候選人或其家人所涉案件尚在調查過程中,一旦結果出爐,或將影響選民情緒,目前大約還有10%-15%中間選民。
方秀玉也指出,不排除出現更多丑聞影響中間選民立場的可能性。候選人如果繼續出現失誤,例如尹錫悅穿著鞋把腳放在列車座位上,也可能影響選民情緒。
再者,選情可能還會吹來“北風”。詹德斌說,2月至4月,朝鮮將迎來一系列重要紀念日。朝方的新動向,如武力示威,也可能影響選情。
此外,疫情也可能給選情帶來更多變數。近來,韓國單日新增病例超過5萬例。如果疫情繼續蔓延,或將引發民眾對現政府的批評,繼而影響執政黨的支持率。同時,疫情也可能影響選舉當天的投票過程。
最后,方秀玉說,從內部來看,韓國政黨政治正處于不斷發展的過程中,選情本身吸引了較多關注。但是,韓國政治也處于一段巨變的時期。從外部來看,朝鮮半島局勢也在不斷變化,或將影響韓國新政府的南北政策。與此同時,中美關系等大國關系會如何影響韓國新政府的外交政策,屆時也值得關注。
(編輯郵箱:ylq@jfdaily.com)
欄目主編:楊立群 文字編輯:楊立群 題圖來源:視覺中國 圖片編輯:朱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