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測美國大選結果【拜登收到好消息,特朗普或許要失望了】
眼下,距離美國會中期大選開啟已經過去了一段時間,緊張的投票、計票環節過后,大選結果也開始浮出水面了。
13日,據美媒最新報道,美民主黨已經拿下了國會參議院50個席位,算上美國副總統哈里斯兼任參議院議長,并且她還是民主黨人,擁有最終決定權,意味著民主黨將繼續鎖定參議院的控制權。
而在美國中期大選前,美參議院100個席位中,美兩黨便各占50席,由于哈里斯的存在,讓民主黨奪得參議院控制權。
如今,新一輪中期大選結束后,民主黨依舊是50席,又達到了獲勝的門檻。
需要注意的是,在佐治亞州的一個參議員席位競選中,由于兩黨候選人得票率均未超過50%,按該州規定,這場對決沒有勝負,將在12月6日舉行重新選舉。
盡管,佐治亞州的競選情況懸而未決,令參議院控制權的角逐期限被拉長了,但卻改變不了大局。
一方面,如果是佐治亞州民主黨人獲勝,民主黨擁有的席位上升到51席,勝利更加沒有懸念;另一方面,如果是共和黨候選人獲勝,美兩黨所獲席位則“50:50”,由于副總統哈里斯是民主黨人,民主黨的勝利依舊沒懸念。
因此,這次的美國中期大選雖然沒有完全結束,但結果卻已經出爐了——民主黨將繼續掌控參議院。
與此同時,眾議院的爭奪結果也浮出水面了。
據目前最新情況顯示,共和黨獲得了顯著優勢,眼下還有44個席位歸屬未定,而共和黨只要拿下其中三分之一,就能奪得眾議院的控制權。
并且,根據一眾美媒預測,都普遍認為共和黨拿下眾議院的概率很大,而眾議院共和黨領袖麥卡錫已經高調表態——共和黨終將奪回眾議院,同時他還將競選眾議院議長一職。
如此一來,隨著美國中期大選的結果逐漸出爐,美政壇將迎來至少5個重大變化。
1,美國政治版圖將被重新繪制——民主黨把持國會兩院主導權的局面將被打破,民主黨控制參議院、共和黨掌控眾議院,兩黨“分庭抗禮”的局面將就此形成。
2,佩洛西的好日子或要走到頭了,若共和黨拿下眾議院,麥卡錫大概率會成為眾議院議長,而佩洛西將不得不接受“被迫辭職下臺”的結局。
3,拜登被彈劾的概率更大了。按共和黨此前所說,若贏得中期大選,就將啟動對拜登的彈劾程序,并據說列下了“8項重罪”,可能與美軍從阿富汗撤離、拜登兒子亨特的“硬盤門”事件以及俄烏局勢有關。
畢竟,眾議院的主要職能之一,便是“彈劾”,包括彈劾總統和其他官員。2021年1月13日,美國發生了震驚世界的國會騷亂事件后,眾議院便通過了對時任總統特朗普的彈劾條款,而特朗普也成了美國歷史上,唯一一個被彈劾2次的美國總統。
如今,眾議院由共和黨掌控,拜登遭到彈劾的可能性極大。
并且,拜登政府的諸多政策與法案要想順利通過、實施,如何過眾議院這一關,是最關鍵的一步,如今眾議院由共和黨掌控,拜登難免會陷入政治“跛腳鴨”的尷尬處境。但好在,參議院還在民主黨手里,拜登不至于“兩條腿全都跛腳”,算是壞消息中的好消息吧。
4,民主黨繼續掌控參議院,這將令拜登在官員任免、內政外交方面占據更多主動權。
更關鍵的一點,參議院能在眾議院彈劾總統過程中,起到一定的關鍵作用。
一方面,美國憲法授權眾議院因“叛亂、貪污或其他輕重罪行”而彈劾聯邦官員,而參議院也有同樣的能力,只不過一般情況下不會單獨提出罷了。
另一方面,美國在任總統被彈劾時,美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主持審判,而審判過程中,參議院必須坐鎮監視與監證,且得到在場三分之二議員的多數投票,才能判定彈劾成功。
因此,民主黨繼續主導參議院,不僅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拜登陷入“兩條腿全跛腳”的尷尬處境,還在極大程度上給予了拜登“不用畏懼彈劾”的底氣。
當然,拜登能有如今的“慶幸”,與很多因素有關,而頗為關鍵的一點,正是奧巴馬的鼎力相助。美中期大選開始前,奧巴馬便果斷出山,在多個關鍵搖擺州幫助民主黨人競選、拉票。
因此,這次民主黨在參議院角逐上扳回一局,奧巴馬的作用不容小覷。
5,這次中期大選過程中,不僅美兩黨間的互相爭斗,加劇了美國的“撕裂”與動蕩,美兩黨各自內部的“分歧與爭執”,也在加深美政壇局勢的混亂與分裂。
一方面,由于拜登上臺后,應對內部危機不力,支持率每況愈下,民主黨內部的不滿由來已久,甚至有美媒披露,民主黨內部正在呼吁希拉里重出江湖,參加下一屆總統大選。
如今,民主黨能繼續拿下參議院,并在眾議院角逐中“沒有輸掉太多”,對拜登來說是好消息,更是“意外之喜”。
以致于,在民主黨拿下參議院毫無懸念后,拜登還表示自己“感覺良好”,并稱雖然知道自己是“樂觀主義者”,但從一開始就知道民主黨不會失敗,并對參議院的情況感到“非常滿意”,還對未來幾年充滿期待。
言下之意,拿下參議院后,拜登也是松了一口氣,如今的情況顯然與其預期中的“最壞情況”好上了不少,未來2年的總統生涯中,拜登處境也不至于那么被動。
至于這樣的結果,能否改變民主黨內部以及美民眾對拜登的質疑與感觀,目前還有未知數。
另一方面,由于特朗普承諾的、共和黨期待的“顯著優勢”并未出現,目前共和黨內部對特朗普的態度頗為“兩極化”——黨內支持者認為特朗普干得不錯,幫了大忙;反對者則認為,特朗普的出現吸引民主黨發起了更猛烈攻勢,給共和黨幫了“倒忙”。
因此,目前不少共和黨大佬都表示反對特朗普代表該黨參加2024年總統大選,還有人呼吁特朗普推遲宣布正式參選計劃,但特朗普并沒有“推遲”的打算。
此外,面對黨內批評以及如今美中期大選的情況,特朗普也氣不打一處來,這幾天一直抨擊輸給民主黨人的共和黨候選人是“酒囊飯袋”。
畢竟,按照特朗普“預想中的劇本”,他將以“王者歸來”的姿態,幫助共和黨拿下國會兩院,并在龐大支持率浪潮下,趁熱打鐵,提前宣布競選總統的決定。
但如今來看,理想很美好,現實卻很骨感。特朗普的終究還是失算了,預期中的“美好劇本”注定難以成為現實。
可見,在這場中期大選之下,不論美兩黨,還是特朗普、拜登、佩洛西,都算不上是贏家,而黨爭的持續升級、政壇動蕩加劇,美國或將成為最大的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