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車多少錢一輛【】
常態化疫情防控背景下,滑板、飛盤、騎行等戶外運動成為健身休閑的新選擇。在所有這些運動中,騎行有自己的特質:它始于通勤剛需,終成社交新貴;它有廣泛的群眾基礎,也不乏癡迷的發燒玩家;無論是共享單車還是萬元“豪車”,都能讓騎行者感受到樂趣與魅力。今年“6·18”預售期內,某平臺上騎行品類預售訂單額同比增長了240%;整個“6·18”促銷期間,自行車零配件的成交額同比增長100%。而在線下,一些熱門的騎行線路一度出現“自行車擁堵”的現象,騎行在當下的火爆可見一斑。
近年來,城市自行車道建設的完善、人們對運動健康理念的追求以及騎行賽事的興起,帶動了一大批愛好者尤其是年輕人加入騎行。總的來說,騎行是一種十分親民的運動休閑方式。也正因如此,可能不少人都會有與之相關的生命體驗和難忘記憶。于筆者而言,當青春的回憶與“速度是七十邁,心情是自由自在”的暢快騎行相混合,似乎找到了一條連接過去的秘密通道——仿佛回到了騎著父母的老舊自行車與好朋友悠然出行的某個午后,回到了放學后只想一路狂奔回家吃飯的傍晚,回到了一段段無憂無慮的舊時光。
現在,自行車的定位早已不止于單一的代步工具,騎行也已經成為一種運動健身、健康生活的方式。相較于其他運動,騎行可以“一騎獨行”,也可以“呼朋引伴”,兼顧了社交屬性與靈活性,活動的“組織成本”要低于一些必須多人參與的活動。多寡隨心的運動量、豐富多樣的戶外體驗、從心所欲的自由感,只能部分概括騎行愛好者眼中這項運動的魅力。而且,不同的天氣、不同的道路、不同的車型,還可以帶來不一樣的樂趣。這些都可以解釋,騎行的吸引力為何能在不同年齡段的群體中快速上升。
伴隨著騎行進入人們視野的,還有售價達萬元以上的高價自行車。數據顯示,今年5月份,一輛高端進口自行車的平均價格約合人民幣1.17萬元,創5年多來新高。即便售價不菲,依然有不少人排隊購買,甚至出現“一車難求”的情況。供不應求的狀況,折射出自行車核心零部件受制于人的困境。我國是名副其實的自行車大國,早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自行車產量便突破1000萬輛,躍居世界首位。如今,全球自行車貿易量中超過60%來自于中國,整車出口量占世界自行車貿易總量65%以上。但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國產高端自行車的核心部件,如變速器等,大多來自境外,且占成本比例很高。
騎行熱帶來新風口。行業的突破和升級需要技術和人才的積淀,消費端的火熱和風潮,或許也能為行業的逆勢突圍創造機遇。騎行愛好者與自行車生產商彼此成就,才能讓最美的風景“在路上”。
瑋瑋/微信公號“人民日報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