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踏老板是誰【丁和木的隱忍與爆發為運動鞋行業打下基礎】
福建泉州,一個出富翁的地方
在福建泉州的晉江,一個僅百萬人口的縣級市,卻有企業近萬家,而資產過億的企業就有一百多家,像人們熟知的七匹狼、安踏、勁霸、恒安、九牧王等國內知名品牌都出自這里。
都說晉江的企業老板很低調,那些隱形富豪們很難被福布斯富豪榜探知家底,但人們也說,在晉江,最富有的企業那就是寶龍集團、恒安集團和安踏集團。
一提到安踏,估計沒有人不知道的,提到它的創始人,都覺得是丁世忠。其實那已經是第二代的創始人了。今天我們要說的是吃不起飯、讀不起書的、一心想擺脫貧窮的第一代創始人,丁世忠他爹——丁和木。
丁和木專注”燒一壺水“——脫貧
丁和木,小時候務過農、當過兵、做過小生意,40多歲才開始創業,從經營一家制鞋廠起步,現如今,安踏已成為全球第3家市值超過2000億港幣的企業。
丁和木,1937年,那是個戰火連天的動蕩年代,他出生在晉江陳埭岸兜的一家農戶,家里5個孩子,他是唯一的男孩,丁家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他身上,他的出生一為傳宗接代,二為光耀門楣。
雖然家里很窮,卻全力供他讀書,他也因此成為當年陳埭岸兜考上晉江一中的9個學生之一。
晉江一中
但丁和木并沒有走讀書、拿鐵飯碗這條道路,由于各種原因綜合在一起,中學沒畢業他就輟學了,開始幫助父親養家糊口。
20世紀50年代是不可能自己做生意的,還好地處沿海地區,可以靠海吃海,每當潮落后,海灘上布滿了海蟶,丁和木就凌晨三四點去趕海,撿些蟶苗拿到泉州去賣。
就這樣生活持續到了丁和木19歲,新中國剛成立,恰好有機會,他參軍入伍了。
在軍隊的日子規律,艱苦,這鍛煉了丁和木的身體,更鍛煉了他的意志。
部隊轉業后,丁和木回到了家鄉。
80年代晉江
1979年,改革的春風吹到了晉江,看著鄉親們開始集資興辦家庭作坊式企業,丁和木也坐不住了,他要趁著改革的浪潮奮斗一把,通過這難得的機會去闖一闖,希望能改變整個家庭貧困的生活。
當兵時養成的雷厲風行習慣讓他說干就干,丁和木就變賣了家中的稻谷、牲畜等一切可以換成現金的東西,還不夠就向親朋好友借了一些,也就湊了五六萬元,這就是他當年全部的啟動資金,然后與堂親一起合辦了制鞋廠。
晉江是僑鄉,有很多海外關系,丁和木與當地其他制鞋企業一樣,生產海外訂單、進行來料加工,而沒有自己的品牌,這樣一做就是10年。
父子合力,其力斷金
創自己品牌、成千億企業經過十幾年的發展,晉江的制鞋廠已經發展到了3000多家,市場畢竟是有限的,競爭的激烈程度可想而知,能拿到的訂單越來越少,利潤也越來越薄,如何跨越這個難題呢?
80年代晉江的一個鞋廠
轉型,不太現實,打造自己的品牌也許是一條不錯的路子。而此時,去北京闖蕩了幾年的兒子丁世忠也回到了晉江,他與父親裝著同樣的夢想,打造屬于晉江的鞋業品牌。
1991年,丁和木與兒子一起創立了安踏制鞋廠,并注冊了商標。
為什么要用“安踏”這兩個字,因為他們以“安心創業、腳踏實地”為經營理念,丁和木深知,一個企業的發展、一個品牌的創立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這是一個漸進、穩健的發展過程,所以他想讓安踏的每一步都走得踏實。
安踏的“挫折”與“輝煌”
安踏成立之初,仍舊接海外訂單,但不同于其他鞋廠的是,他們一邊做代加工,一邊開專賣店打通銷售渠道。
1997年,東南亞金融危機波及到全球,海外訂單大量減少,導致晉江的鞋廠倒閉了一大半,而安踏經過幾年在國內的布局,已經開了2000多家專賣店,因此受影響很小。
隨后,請孔令輝代言、在央視做廣告,迅速提高了安踏的知名度,其銷售收入從1999年2億元增長到2006年12.6億元,2007年安踏在香港上市。
2012年時,體育用品市場整體處于低迷狀態,安踏也難逃其中,丁世忠用幾個月時間跑遍了國內幾百個城市,最后決定改革,安踏向零售為主的銷售模式轉型。
2014年上半年,改革的成效顯現出來,安踏超越李寧,坐上了中國體育用品的頭把交椅
2015年安踏銷售額超百億,成為中國首個營業收入過百億的體育用品企業
2017年,安踏港股市值超千億港元,在世界體育用品行業排名第三位。
在安踏的成長、騰飛過程中,丁世忠一直與父親丁和木并肩作戰,兒子的戰略思維、營銷策略和企業管理能力已經能夠擔當重任,丁和木年齡大了,可以放心地將企業交于兒子,自己則開啟晚年生活。
晚年生活不單調,為村子60歲老人發生活補貼
丁和木早已退休,將企業交給兒女打理,80多歲的老人保持著清瘦的身材,他每天堅持走10000步,早飯后去打乒乓球,還寫得一手好毛筆字,并且熱心慈善事業。
盡管是億萬富豪,但丁和木的日常生活極其簡單,每天的飲食只要有白粥、蔬菜、魚湯就行了。
他說,能滿足吃住行的基本需求就可以了,希望自己力所能及地多從事慈善活動,除此之外,他還有3個愛好,那就是走路、打乒乓球和練字。
在滿足自己愛好的同時,丁和木還不忘家鄉人民和社會公益事業,從2008年起,他為老家60歲以上的村民每月發放300元生活補貼,一年累計200多萬元;重陽、春節等重大節日里,丁和木先生還親自為村里的貧困老人送上生活物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