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慶刪照門【劉曉慶為了幫姜文做導演,把母親和妹妹搜刮得一干二凈】
感謝您的收藏、點贊和轉發,么么噠^*^
PS:某些公號,請別抄襲,我也發公號
01姜文和劉曉慶的“暗度陳倉”
1986年,“當紅女星”劉曉慶和“初出茅廬”的姜文在《芙蓉鎮》劇組狹路相逢。
在此之前,姜文一直在中國青年藝術劇院演話劇,后來被導演陳家林瞄上,才出演了《末代皇后》中的溥儀。
隨后,大導演謝晉又看中了姜文,邀請他出演《芙蓉鎮》中遭遇不公平待遇的秦書田。
那時候的導演選演員,還不太看顏值,只看是否和人物氣質貼合,所以“不太好看”的姜文就被選中了。
此時的劉曉慶,早就憑借《火燒圓明園》和《垂簾聽政》紅遍內外。
劉曉慶姜文和導演謝晉
23歲的姜文正年輕,渾身散發著男性荷爾蒙,身上帶有男人特有的粗狂和豪放,很爺們兒。
劉曉慶也恰逢顏值巔峰期,風靡一時,迷倒眾生,是全國男人的女神。
兩人在《芙蓉鎮》中你來我往,不久就擦出了260伏的火花,再難撲滅。
于是,兩人成了“劇組夫妻”,開始偷偷安慰彼此空虛的心靈。
姜文雖然是單身小伙,但劉曉慶卻是個“已婚婦女”,而且還是二婚。
劉曉慶出道時,為了弄到北京戶口,嫁給了樂隊的演奏員王立。
后來,劉曉慶一不小心懷孕了,卻背著王立偷偷做了手術,兩人的婚姻也劃上了句號。
和王立分開后,劉曉慶又認識了導演陳國軍。
陳國軍認識劉曉慶的時候還在婚姻中,為了能和劉曉慶在一起,他義無反顧的拋下妻子和孩子,和劉曉慶辦了結婚手續。
姜文和劉曉慶認識時,劉陳二人才結婚兩年。
想想陳國軍也蠻可憐,頭上都長滿了綠草還不自知。
直到1988年,姜文和劉曉慶再次合作《春桃》時,陳國軍才聽到了消息。
陳國軍得知自己被綠之后,怒火中燒的跑到了劇組,恨不得宰了他們才解恨。
想想也可以感受到陳國軍的心情,為了劉曉慶拋妻棄子,竟然落了這么一個下場。
劉曉慶陳國軍,多年后和解
陳國軍大鬧《春桃》劇組,提著劇組的煤氣罐要炸死姜文,還是劉曉慶出面用了懷柔政策,才安撫下了陳國軍。
后來,陳國軍還用上了一哭二鬧三上吊的手段,祈求劉曉慶不要離開他。但女人一旦變心,就算九頭牛也是拉不回來的。
不久,不甘心的陳國軍和劉曉慶辦了離婚手續。
但陳國軍心里的這口氣,一直壓抑了多年無處發泄,最終發泄在了一本叫《我和劉曉慶不得不說的故事》中,大爆他和劉曉慶的隱私,簡直是“精彩”。
陳劉離婚后,姜文和劉曉慶終于可以一起光明正大的玩耍了。
02鼓勵姜文走上導演之路
或許是因為前兩段婚姻都夾雜著一定的目的,讓劉曉慶無法體驗到“刻骨的愛情”,所以在和姜文的感情中,她特別投入,簡直是忘乎所以。
1987年,姜文拍《紅高粱》時,明顯“很不服”張藝謀,覺得他是個新導演,還不如自己懂得多,就在劇組指手畫腳。
張藝謀卻根本不買他的帳,依然按照自己的想法拍。拍出來后,姜文越看越別扭,始終覺得不如他的想法好。但沒辦法,人家是導演,劇組的老大,他只能忍著。
《紅高粱》上映后,張藝謀帶著鞏俐紅遍全世界,拿到了無數大獎。
姜文一看:“哎呦,原來拍電影這么簡單就能拿大獎?那我也要拍!”
從那時起,他心里就種了一顆做導演中的種子。
姜文雖然一直有顆做導演的心,奈何沒有十足的信心,只好忍著,一忍就忍了很多年。
1990年,拍完田壯壯的《李蓮英》之后,劉曉慶就一直鼓勵姜文做導演。
作為姜文最親近的人,劉曉慶非常了解他。
她覺得姜文是個主觀意識非常強的人,在拍戲時很有自己的想法。經常是劇組忙活大半天,已經一切準備就緒,但他到了之后卻指手畫腳,讓大家按照他的想法弄。
雖然劇組的工作人員都頗有怨言,但也不得不承認,他的想法更高明,只好忍著去重新布置。
劉曉慶認為,他這種主觀意識強的男人,就該做導演才能發揮自己的縱橫才華。
1991年,姜文和劉曉慶說想出國學導演,學10年,回來再拍戲。
但劉曉慶根本不同意,毫不留情的刺激他:
“導演不是學出來的,是干出來的!趁著年輕,你還能有股沖勁,拍出的作品還能有激情。等過了這個年齡段,就拍不出你想要的感覺了!”
劉曉慶幾句話就打消了姜文出國的想法。
姜文又別別扭扭的說:“就算我要拍,也沒人投資啊,誰認識我啊?”
劉曉慶大手一揮,豪氣的說:“資金的事你別管,我來想辦法,你只管去找素材就行了!”
幾句話搞定,姜文開始屁顛的去找素材了。
03劇組的“經濟危機”
素材一找就是大半年,始終沒有達到姜文內心的標準。
1992年初,王朔慷慨的將《動物兇猛》給了姜文,認為他也是大院長大,能理解他的真實感受。
《動物兇猛》后來改名為《陽光燦爛的日子》。
姜文和劉曉慶說:“女主角就是照著你寫的,但你恐怕演不了。“
劉曉慶毫不介意的說:“我是為了你成功,又不是為了我自己演戲。”
電影的拍攝預算是100萬美金,這種預算對第一次做導演的姜文來說,已經是很大的投資了。
劉曉慶找了一圈人,沒人敢投,擔心錢會打水漂兒,但劉曉慶依舊鍥而不舍。
后來,昆明一位姓郭的老總投了300萬,做了第一批資金,這還是看劉曉慶的面子。
首批資金到位,劇組如火如荼的開工了,千軍萬馬駐扎在招待所,每天人工費、機器膠片費、場地費等各種費用,猶如一個吞金獸,一刻不停的要錢。
沒幾天,姜文劇組的制片主任二勇就給劉曉慶打電話說:“賬上沒錢了,資金需要馬上到位!”
這位叫二勇的制片主任,原來是劉曉慶的人,跟她特熟,說話從來都是直來直去。劉曉慶知道,既然二勇說錢沒了,那就是真的沒了。
那陣子,劉曉慶正忙著做生意,因為是剛進門,著實交了不少學費,她的個人賬戶和公司賬戶上剩下的資金都不多了。
她一下就著急了,開始四處拉投資。
劉曉慶坦言:“這輩子,我從來沒有那么著急過,是我勸他做的導演,也是我打包票說保證資金會到位。可劇組剛開始就出現了四面楚歌的情況,我就算砸鍋賣鐵,也不能陷他于不義啊!”
劉曉慶在外面忙著拉投資,她公司的會計就給她打電話:“老板,咱們賬上錢不多了,但二勇過來要錢了,給不給啊?”
劉曉慶一咬牙,說:“給!全都給他!”
隨后,劉曉慶賬上就成了“0”。
04將母親和妹妹的存折搜刮干凈
那幾天,劉曉慶天天睡不著,開始不停的跑銀行,跑關系,希望能解決姜文的資金問題。
最后,實在沒辦法了,她回到家和母親妹妹說:“你們存折上有多少錢?”
母親和妹妹警惕地問:“你想干嘛?”
母親和妹妹劉曉紅太了解劉曉慶,她仗義大方,經常會慷慨助人,錢放她手里,很可能會打了水漂兒。
劉曉慶和家人稍作解釋,就發狠的撂下一句話:“別啰嗦!把你們的存折都拿出來!”
母親和妹妹噘著嘴拿出了自己的存折,劉曉慶還不死心,還將她們的房間“搜”了一遍,連家里的現金也搜刮的一干二凈。
劉曉慶一家
本來,一家人商量著,留下一萬做柴米油鹽的日常開支,但劉曉慶臨出門的時候又返回來,從妹妹的拳頭里摳出了那1萬。
妹妹氣得哇哇大叫,喊著:“拍電影干嘛啊?又不能當飯吃!你把這錢拿走,咱們家吃什么啊?拍什么鬼電影啊?”
可劉曉慶完全不顧妹妹的嗚哇亂叫,到底拿走了那一萬。
劉曉慶和妹妹妹夫
劉曉慶一去沒回頭,壓根沒想過家里怎么吃飯,還是妹妹劉曉紅和朋友借錢度日,一家人才熬過那段艱難的日子。
多年后,妹妹劉曉紅說:“這輩子也沒那么發愁過錢的事,一家人身無分文。”
劉曉慶姜文和文雋
幸運的是,在劉曉慶的多方運作下,香港著名電影人文雋為姜文的電影投了剩下的資金,才讓《陽光燦爛的日子》得以正常上映。
《陽光燦爛的日子》通過描畫青少年的幼稚和無知反應整個社會,展示了一個時代青年的混亂時光。
電影上映后,一炮而紅,姜文的名字也走上了世界舞臺。
同時,演員寧靜、夏雨、陶虹、耿樂等人,也走紅影視圈,成了炙手可熱的演員。
整個電影虛虛實實,讓人分不清是幻覺還是真實,成了幾十年長盛不衰的作品。
這部電影結束后,鮮嫩多汁的寧靜成了姜文的新寵,他和劉曉慶的感情也劃上了句號。
此后,姜文在做導演的路上越行越遠,成為張藝謀口中“中國最好的導演”,成為王朔嘴中“會拍行活兒的導演”,成為讓劉曉慶驕傲的導演。
但他的成功,他的未來,卻和劉曉慶再也沒有關系。
但欠下的債,總是要還的。
多年后,劉曉慶被抓,深陷秦城監獄無法自救。姜文突破重重艱難,為她請來北京最知名的4大律師,將她解救出獄。
這段感情,終于在多年后以“最完美的方式”劃上句號。
互不相欠,各自安好。
時至今日,劉曉慶身邊有了良人,姜文和周韻組成了幸福的家庭,是是非非也早已吹散在風中。
但劉曉慶的仗義和姜文的知恩圖報,卻給很多人上了生動的一課。
相愛時,轟轟烈烈,毫不保留;
不愛時,也不要反目成仇;
可將逝去的感情化作友誼,在將來的某一天拿來回憶,也不失為一樁美談。
—END—
作者:葉公子
劉曉慶:與同母異父妹妹相伴60年,一起輝煌,一起進過秦城監獄
1996年,李翰祥在拍攝時突然離世,劉曉慶的700萬打了水漂
姐弟戀、跨國戀、婚外戀、老少戀,姜文一個都不放過
王朔的背后承載著半個娛樂圈的“風流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