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最牛期貨公司排名(杭州期貨大佬有哪些)
永安期貨轉型記(1)
期貨和衍生品市場是“小行業、大市場”,是市場化資源配置的重要場所,具有發現價格、管理風險、配置資源三大功能。我國商品期貨交易量已經連續12年位居全球首位,期市也迎來了黃金發展機遇期。尤其是今年8月1日起施行的《期貨和衍生品法》,充分考慮市場的創新發展趨勢,拓展和擴大期貨經營機構業務范圍和業務規范,給期貨公司帶來了發展機遇和轉型挑戰。
如果說,過去期貨公司的主要業務是經紀業務,期貨公司自己在岸上指導客戶下水“撈魚”。那么現在的期貨公司,除了主營經紀業務這個傳統“現金奶牛”之外,風險管理、資產管理、投資咨詢等創新業務已成為新的利潤增長點。尤其是提供“菜單式”風險管理服務,更像一位醫生,為實體產業套期保值的痛點提供解決方案。在這一波期貨公司向綜合衍生品服務商轉型浪潮中,永安期貨正是佼佼者。
堅守風險控制底線
2021年12月23日,永安期貨在上交所成功上市,截至9月26日,市值為242億元,居上市期貨公司首位。
永安期貨成立于上世紀90年代初,是一家國有控股期貨公司,總部設在杭州。伴隨著中國經濟和金融市場高速發展,永安期貨從杭州走向世界,目前在國內沿海、沿江、沿產業密集區設有44家分支機構,在新加坡、中國香港等地設有子公司。
我國期貨業大量管理創新都源自永安期貨這塊“試驗田”。1996年,永安期貨首家推出“一戶一碼”交易管理方案、“24小時出金”承諾,后來推廣到全行業。1998年率先采用期貨電子化交易系統,植入數字基因。2001年首批客戶保證金封閉管理試點單位,首家銀期轉賬試點單位……永安期貨引領中國期貨公司的發展,自身也成長為研究能力強、經營范圍廣、平臺業務全、盈利能力好的行業領軍者,主要經營指標穩居全國前列。登陸A股之后,永安期貨更是打開了發展空間,逐步向行業領先、獨具特色的衍生品投行邁進。
今年以來,一些現貨市場爆出多起“一貨多單”“有單無貨”等風險事件,但是永安期貨旗下的永安資本沒有涉險?!坝腊财谪洀幕蚶锞椭踩肓司次凤L險理念?!庇腊财谪淈h委書記、董事長葛國棟接受經濟日報記者采訪表示,期貨公司以風險管理為特色,首先自己就要堅守風控底線。從創辦之日起,永安人堅持合法合規理念,善抓制度完善,風控責任層層落實,堅持以確定的風控制度設計對沖市場的不確定性,連續多年在期貨行業分類監管評級中獲得期貨業內的最高評級。
在這場風險事件中,永安期貨看到了市場機會,創新了“期貨+倉儲物流”和“鎖價+配送”模式。永安資本成為首家租用實體倉庫運營貿易商廠庫的風險管理子公司,構建了一個采購、銷售、倉儲、物流一體化運營服務體系,將貿易商廠庫打造成鏈接期現貨、場內外、上下游的關鍵節點,幫助實體企業有效應對市場變化。在今年疫情多點散發、物流面臨中斷風險時,永安資本利用貿易商廠庫幫助產業客戶通過區域串換、品牌串換等方式實現了貨物流轉,建立“虛擬庫存”幫助產業客戶進行存貨管理,助力物流“不阻塞”、原料“不斷供”,幫助實體企業應對價格波動風險、融貨融資,累計服務企業超過1.2萬家,中小微企業占比超過50%。
永安期貨產業委員會主席石春生告訴記者,永安期貨對期貨市場變化和客戶需求有著深刻的理解和認識,并知行合一。目前,永安期貨原油、橡膠品種上的境外期現業務已延伸至非洲、美洲等地區,服務大型跨國公司和國內企業海外工廠,實現燃料油倉單通關進口、原油倉單復運出口、低硫燃料油倉單跨境交收等創新,為提升我國重要大宗商品價格國際影響力,貢獻了“永安力量”。
打造大宗商品投行
在國際市場上,人們說,高盛的基金經理不懂衍生品是不可思議的。風險對沖是資本市場的重要行為模式,像高盛這樣的國際投行的發展,離不開衍生品市場。當下,我國期市也逐步發展成為全球重要的風險管理市場,進入到了與世界衍生品市場有效融合與良性互動的新的歷史方位。永安期貨將扮演什么角色?
永安期貨副總經理兼董事會秘書、財務總監黃崢嶸告訴記者,對大宗商品市場的深入研究,對產業邏輯和周期的深度理解和服務能力,是永安期貨起家的優勢。永安期貨將以此為原點,走精品化之路,以“大宗商品投行、大類資產配置專家、產融資源整合者”為戰略目標,以行業領先、獨具特色的“衍生品投行”為愿景,奔向未來。
具體說,就是射出“三支箭”:一是打造大宗商品投行,形成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的綜合服務體系;二是打造大類資產配置專家,以衍生品工具為核心,向證券權益類、債券固收類、衍生期權類、海外資產配置擴展,提升資產配置能力;三是打造產融資源整合者,組合產業基金,尋找產業鏈并購機會,通過境內外的資產和股權投資,開展戰略合作,成為大宗商品價值鏈上全球化的綜合衍生品服務商。
研究能力是永安期貨得以長期發展的核心競爭力之一。永安研究一方面做精做透,深入產業鏈各環節,捕捉供需細節;另一方面,站在全球宏觀及大類資產配置的角度,把握資產輪動,保持研究水平行業領先。
與此同時,用期貨研究賦能資產管理,量化品種研究能力,引導研究成果輸出到資產管理端。永安期貨是最早開展財富管理業務的期貨公司之一,已組建杭州、北京兩大研究中心,突出組合對沖特色,提高資管產品設計能力,服務優質私募機構,利用衍生品市場優化資產配置。
另外,打造大宗商品金融創新服務生態圈,把永安期貨對產業鏈的深厚研究洞察力,轉化為產業鏈上的投行能力。
“隨著我國實體產業國際化,我國大宗商品話語權也跟隨出去,金融服務也出去了。比如20號膠,以前是看日本膠價格,現在輪胎廠都用‘上海價格’定價。”葛國棟告訴記者,我國期市的國際影響力越來越大。永安期貨立足中長期持續穩健發展,在幫助我國實體產業鏈進行精細化風險管理的過程中,做大做強。尤其經過IPO融資后,永安期貨凈資產達到百億元以上,公司不急于大規模投資,而是本著對股東負責的初衷,穩健創新,因為能力的建設也是個循序漸進過程。“永安期貨一直都是在不斷戰勝困難的過程中,秉持正念、善念,不斷打開格局?!备饑鴹澅硎?。
今年上半年,受疫情反復、俄烏沖突、全球通貨膨脹高企等因素影響,金融市場下行壓力加大。據永安期貨的半年報,營業收入195.51億元,同比增長17.18%。截至2022年6月末,公司凈資產和凈資本分別達到115.45億元和38.59億元。從單季度看,公司第二季度實現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83億元,較第一季度環比增長7.7倍,在前期市場風險逐步釋放的基礎上,公司業績呈現增長態勢。
人才培養厚植優勢
上市之后,永安期貨利用資本市場工具的能力上去了,人才流動也加快了,但永安期貨胸有成竹。在人才培養方面,永安期貨積累了一套自己獨有的方法論?!皫ш犖?,永安有經驗,兩三年就能培養出一茬?!备饑鴹澅硎尽S腊财谪浭侵袊谪浭袌霭l展的見證者、參與者、建設者。一直以來,公司圍繞中心工作,打造了“期貨助力共同富裕紅色典范”“穩價保供期現先鋒”等特色黨建品牌,堅持助力共同富裕,統籌開展專業幫扶、產業幫扶、消費幫扶、教育幫扶和鄉村振興等工作,累計投入幫扶資金超9000萬元;首批開展“保險+期貨”,連續6年獲得中國期貨業協會扶貧考核第一名。
辦公室的窗外,是錢塘江水不舍晝夜。永安期貨總經理黃志明告訴記者,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永安期貨堅持三項能力建設:既懂場內也懂場外,既懂期貨也懂現貨,既懂國內也懂國外,立足“跟產業一個頻道說話”?!按簌i之動,非一羽之輕也;騏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庇腊财谪泴⒃谥袊谪洏I提升重要大宗商品價格影響力的時代大潮中,乘風破浪,滿載一船輝煌。(經濟日報記者 祝惠春)
新三板期貨公司轉型漸入佳境 永安、上海中期拔得頭籌(2)
新三板期貨公司轉型漸入佳境 永安、上海中期拔得頭籌期貨公司手續費收入比重下降、成交額大幅下降、“零傭金”概念導致經紀業務競爭愈演愈烈,期貨公司轉型已是箭在弦上。
新三板在線 · 文/李科
研報要點
1、期貨公司手續費收入比重下降、成交額大幅下降、“零傭金”概念導致經紀業務競爭愈演愈烈,期貨公司轉型已是箭在弦上。
2、永安期貨和上海中期通過轉型在新三板期貨公司中拔得頭籌,2016年度營收分別增長56%和248%。
3、新三板期貨的風險管理、資產管理和投資咨詢等創新業務開始“挑大梁”,傳統業務和創新業務互補互融,目前形勢下混合經營已是大勢所趨。
一、 新三板期貨行業概況
2015年3月,創元期貨登陸新三板,成為國內首家掛牌新三板的期貨公司,隨后觸動了期貨公司掛牌新三板的“神經”。
統計顯示,2015年、2016年分別有5家、2家期貨公司掛牌新三板,2017年上半年有6家公司掛牌,至此新三板共有13家期貨公司。同時,有多家期貨公司正在排隊掛牌,登陸新三板熱情高漲。
"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93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lazy"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0f36a076650fe4bb73ec6584605a1290_r.jpg" data-actualsrc="https://pic1.zhimg.com/v2-0f36a076650fe4bb73ec6584605a1290_b.jpg"/>這13家期貨公司除了永安期貨和上海中期在業內名列前茅外,另外11家期貨公司無論是業務規模還是盈利能力,規模均在中小型。
2016年營業收入最高的公司是永安期貨、上海中期和海航期貨,分別為68.03億元、60.80億元和36.80億元。從凈利潤上來看,永安期貨以6.09億元遙遙領先,上海中期和天風期貨緊隨其后,分別實現凈利潤6527.9萬元和4015.4萬元。
從營業收入變動情況來看,增幅最大的是海航期貨。2016年實現營業收入36.80億元,同比增長2273.58%。海航期貨表示,2016年公司大力拓展風險管理子公司業務,全年風險管理子公司實現營業收入 35.74 億元,收入規模取得突破性增長。
先融期貨凈利潤增幅最大。2016年實現凈利潤2367.63萬元,較2015年同期上升489.33%。新三板在線研究中心梳理年報發現,資產管理業務是凈利潤增加的主因。值得一提的是,無論從營業收入還是凈利潤,永安期貨都是期貨行業的龍頭企業。
二、 新三板助力期貨公司成長
考慮到掛牌時間,這里主要討論在2015年掛牌新三板的5家期貨公司。
1、 掛牌新三板讓期貨公司營收和凈利潤大幅增長
除了天風期貨因經營不妥導致營收和凈利潤有所下滑,另外4家公司掛牌新三板后均得到了良性發展。尤其是海航期貨,2016年營收增速高達2273.%成為新三板上成長最快的期貨公司,而2015年的營收增速僅為6.76%。
該公司凈利潤表現更加明顯,其2015年凈利潤開始大幅下滑,增速為-68.29%;加入新三板一年后就扭轉了局面,2016年凈利潤增速高達138.56%;主因是風險管理業務
"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57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lazy"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78510109dd79c1a2a377f51d44b1e93b_r.jpg" data-actualsrc="https://pic4.zhimg.com/v2-78510109dd79c1a2a377f51d44b1e93b_b.jpg"/>2、 新三板讓期貨公司融資變得更容易
掛牌不到兩年的時間里,5家期貨公司從新三板融資24億元,其中福能期貨僅掛牌兩個月的時間就融到1.6億元。在整體新三板融資遇冷的背景下,可見投資者對期貨公司的偏愛。當然,短時間內無法達到A股IPO上市的條件,新三板也成為這些中小型期貨公司現階段的好去處。
"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51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lazy"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b6edc25588433d4ef62c9a79ca5a48a5_r.jpg" data-actualsrc="https://pic2.zhimg.com/v2-b6edc25588433d4ef62c9a79ca5a48a5_b.jpg"/>3、 掛牌新三板后期貨公司股東變化較大
掛牌新三板后企業的知名度進一步擴大,優質企業必然會受到更多人的關注。5家期貨公司掛牌一年后有4家期貨公司的股東結構發生了比較大的變化,尤其是永安期貨,掛牌時僅有10個股東,一年后增加到86個。
"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53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lazy"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acb3f4229b5b8e198e8852810d523888_r.jpg" data-actualsrc="https://pic1.zhimg.com/v2-acb3f4229b5b8e198e8852810d523888_b.jpg"/>三、 新三板標桿性期貨公司
1、領頭羊-永安期貨
(1)掛牌新三板后凈資本實力排名攀升
根據中期協數據,掛牌新三板后永安期貨積極轉型使得永安期貨一舉摘得期貨行業桂冠。
"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49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lazy"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b6117bc350d270eacaa5db7840f1d12d_r.jpg" data-actualsrc="https://pic2.zhimg.com/v2-b6117bc350d270eacaa5db7840f1d12d_b.jpg"/>(2)永安期貨鞏固“領頭羊”地位
永安期貨,作為國內期貨行業領軍者,在業績上也是遙遙領先于其他期貨公司。2016年永安期貨營收高達68.03億元,同比增長56%,凈利6.09億元,同比增長27.15%。
(3)業務創新引領行業轉型
除去規模因素,永安期貨的業務創新領先其他公司一大步是其重要原因。 分析永安期貨的主營業務收入可以發現,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是傳統期貨公司主要收入來源,但永安期貨該部分收入只有5.86億元,僅占其營收的8.61%,而其他業務收入達到53.8億元,占比高達79.08%。
其他業務收入主要來自其全資子公司永安資本。永安資本主營期現結合與風險管理業務,在去年加大了基差貿易力度的情況下,現貨貿易量大幅增加,收入從2015年的31.26億元增長到53.8億元。
渤海期貨在去年追隨了永安期貨的腳步,逐漸實現了業務轉型。到了2016年,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的占比已經下降到12.16%,而其他業務收入占到77.94%。 渤海期貨也表示,業績增長主要源于其子公司渤海融盛業務發展迅速,期現套利業務擴大,現貨貿易增加。
2、實力新秀-上海中期
(1)連續三年營收大幅增長
上海中期是在新三板掛牌的第13家期貨公司,年報顯示2016年營業收入60.8億元,凈利潤為6528萬元,力壓新三板九成期貨公司。
"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53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lazy"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4c986f0d3a3a31fb7415eed5fdf0aa6c_r.jpg" data-actualsrc="https://pic1.zhimg.com/v2-4c986f0d3a3a31fb7415eed5fdf0aa6c_b.jpg"/>(2)創新業務比例創新高
"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45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lazy"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a2bea9c257cc495d20b58de94f71fa9b_r.jpg" data-actualsrc="https://pic4.zhimg.com/v2-a2bea9c257cc495d20b58de94f71fa9b_b.jpg"/>上海中期的收入結構也發生很大改變。2016年前11個月,上海中期手續費收入占比2.16%;利息凈收入占比1.07%;創新業務收入占比96.20%;2014年,手續費收入占比54.17%;利息凈收入占比43.38%;其他業務收入占比0.80%。
這背后折射出上海中期近年來的戰略轉型。上海中期經營戰略規劃中未來的六個子公司中,排在第一位的是風險管理子公司,該子公司主要業務為倉單服務、期現結合業務、合作套保服務等,目前注冊資本1億元。對于資本市場戰略定位,上海中期表示,規劃擇機轉入主板或創業板。
四、傳統業務占比依舊過大,期貨公司倍感壓力
1、手續費收入比重逐年降低
"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56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lazy"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7de5169398683f7ed960f15dc9778023_r.jpg" data-actualsrc="https://pic4.zhimg.com/v2-7de5169398683f7ed960f15dc9778023_b.jpg"/>2016年手續費收入仍是期貨行業收入的主要部分。規模較大的期貨公司,手續費收入占比可能稍低,而對于中小型期貨公司來說,手續費收入占總收入的六七成十分常見。
新三板在線研究中心根據中期協數據,發現整個期貨行業的手續費收入在緩慢增加,但在整個營收的比重卻在不斷地減小。其中2016年手續費收入比重增加是由于股指期貨受限導致營業收入下降所致。手續費收入的減少使得期貨公司開始轉向其它業務從而改變目前的困境。
2、成交額腰斬,吸金能力下降
"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51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lazy"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123be208fc9ad7e778802cfe23d2a140_r.jpg" data-actualsrc="https://pic1.zhimg.com/v2-123be208fc9ad7e778802cfe23d2a140_b.jpg"/>中期協最新統計資料表明,2016年全國期貨市場成交額為195.63萬億元,較去年下降64.7%。其主要原因是股指期貨的交易限制而成交萎縮幅度較大。金融期貨方面,2016年市場累計成交量為 0.18億手,累計成交額為 18.22萬億元,同比下降 94.62%和 95.64%。
這讓不少期貨公司倍感壓力,紛紛開始轉型,通過拓展其它方面的業務來彌補股指期貨給整體期貨市場帶來的不利影響。
3、 “零傭金”概念促進轉型
期貨公司僅依靠傳統經紀業務,未來將難以維持生計。如今“零傭金”概念“秀”出了期貨公司手續費費率的下限,許多期貨公司為留住客戶而相繼“跟風”。
這等同于把期貨公司從一個沼澤地推向另一深淵。
“零傭金”概念提出后,公司一方面要做到不放棄傳統經紀業務,另一方面要大力調整業務結構來應對風險。
五、新三板期貨公司的轉型大幕已拉開
盡管股指期貨成交低迷,給期貨公司帶來了經營困境,但隨著期貨公司創新業務步伐的加快,不少期貨公司通過創新業務依然在2016年實現了業績“突破”。永安期貨2016年度業績顯示,實現凈利潤6.08億元,永安期貨這一亮眼業績,無愧為期貨行業的“標桿”。
1、6家企業積極布局風險管理業務
"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58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lazy"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63148997aebc11f6d5b1f795df1354c8_r.jpg" data-actualsrc="https://pic1.zhimg.com/v2-63148997aebc11f6d5b1f795df1354c8_b.jpg"/>風險管理公司業務成為多數新三板期貨公司創收的重要途徑。新三板13家期貨公司中,有7家已經布局風險管理業務,并取得不錯的成績。此外,有6家期貨公司的風險管理收入占營收比重超過75%。
2016年永安期貨的營業收入為68億元,其中風險管理業務收入高達到54億元,占營收比重高達79%,同比增長72%。從利潤上來看,風險管理業務的凈利潤為1億,占永安期貨凈利潤的17%。風險管理業務的規模擴大是永安期貨2016年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大幅增長的主要原因。
2、12家企業資產管理業務收入大幅增加
"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82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lazy"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96dc692bd1167768be6f354c09528380_r.jpg" data-actualsrc="https://pic1.zhimg.com/v2-96dc692bd1167768be6f354c09528380_b.jpg"/>資產管理業務收入已經成為期貨公司的另一項收入來源,如天風期貨雖然經紀業務手續費收入下滑,但依靠資產管理業務提升了整體業績。從天風期貨的收入結構可以看出,2016年資產管理業務收入高達9087萬元,占營收比重高達61.7%,該業務已經占據重要地位。
新三板期貨公司資產管理業務迅猛增長,為公司增收立下“汗馬功勞”。11家期貨公司的資產管理業務收入大幅增長,但占營收比重增幅不大,表現最好的是先融期貨,2016年資產管理業務收入占營收比重高達49.17%,較去年的1.42%增長3363%,其它公司的增速略微緩慢。
3、8家企業開始布局投資咨詢業務
"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6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lazy"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e545a933d2b01fae8b50567596a6dce5_r.jpg" data-actualsrc="https://pic2.zhimg.com/v2-e545a933d2b01fae8b50567596a6dce5_b.jpg"/>期貨投資咨詢業務有利于提高期貨公司服務能力。期貨公司開展這種業務其實是一種差異化競爭,使得期貨公司在更高層面、更廣范圍展開競爭,逐步拉開檔次,促進了一部分期貨公司做強做大。
新三板共有8家期貨公司布局投資咨詢業務,該業務表現最好的是華龍期貨。2016年華龍期貨該項業務的收入為228萬元,占營收比重為4.29%。其余7家雖然開展了投資咨詢業務,但該項業務帶來的收入占營收比重均不到2%。
六、總結
1、傳統和創新互相彌補
隨著風險管理、資產管理和投資咨詢等創新業務的開展,傳統與創新業務的協同效應放大,傳統與創新互補互融、良性互動。經紀業務增厚創新業務客戶基礎,創新業務為傳統經紀業務轉型提供可能。
過去只有經紀業務,現在有風險管理、資產管理和投資咨詢等創新業務,期貨公司面臨新的客戶時,多元化業務可以提高客戶服務的質量,為客戶提供多樣化解決方案,滿足客戶多重需求,增加客戶黏性。一方面,創新業務的成長離不開經紀業務的“土壤”;另一方面,創新業務也在為經紀業務持續輸送“營養”。
2、混合經營
經紀業務為創新業務贏得時間,創新業務為經紀業務贏得未來。創新業務離不開牢固的客戶基礎,沒有經紀業務做支撐,創新業務無從談起。同樣,創新業務反哺經紀業務也是未來的一種趨勢。
無論資產管理、風險管理還是國際業務,都增強了客戶黏性,增厚了經紀業務收入。市場人士認為,期貨公司發展既要著眼于創新業務的長遠發展,也要兼顧到經紀業務的主體地位,找到傳統與創新之間的平衡點。目前形勢下傳統業務和創新業務混合經營已是常態。
免責聲明
本報告中所提供的觀點及信息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本報告基于已公開的資料或信息撰寫,但本研究中心不保證該等信息及資料的完整性、準確性。本報告所載的信息、資料、建議及推測僅反映本研究中心于本報告發布當日的判斷。
在任何情況下,本研究中心不對任何人因使用本報告中的任何內容所引致的任何損失負任何責任。本研究中心對本聲明條款具有惟一修改權和最終解釋權。
本文出品:新三板在線研究中心。研究員:李科。
轉載聲明:本文為新三板在線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及作者,否則侵權。
風險提示:新三板在線呈現的所有信息僅作為投資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一切投資操作信息不能作為投資依據。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