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同業拆借利率(上海同業拆借的產品)
銀行理財產品一直跌,怎么回事?(1)
#11月財經新勢力#納了悶了,明明購買的是風險級別為R2的銀行中低風險理財產品,怎么持倉金額每天都在減少,這哪里是“理財”,感覺是在“炒股”。
這樣的困惑,我相信最近很多家人們都有,為了穩健投資才選擇銀行的理財產品,而且挑選的都是風險比較低的理財產品,為何還是沒有逃脫虧錢的宿命?
理財產品的收益為負數,這一點我也發現了,畢竟自己也購買了一些理財產品,我看這幾天的凈值都跌回了上個月初,等于一個月的時間,不僅沒有一分錢收益,之前賺的利息,也得回吐一些。
這就苦了這些天才入場的朋友們,他們的心情肯定是非常慌,剛剛購買銀行理財,就發現每天在虧錢,換做誰都得心慌慌。
不過,咱們先別太著急,相比于基金和股票,銀行的低風險理財產品還是屬于相對穩健的,這事也沒有想象的那么可怕,今天就跟大家捋一捋。
首先,我們來看看理財產品的本質。客戶購買銀行的理財產品,實際上就是把錢交給了銀行來打理,銀行利用這些資金,投入到不同的資本市場,賺取利潤,然后分一部分收益給客戶。
出于風險考慮,銀行的中低風險理財產品,投資標的主要為債券,只有少量的高風險產品,比如股票、指數型基金、股票型基金等等。
而最近大跌的銀行理財和債券基金,就是因為背后的債券市場表現不佳。
當然,區別于我們普通投資者購買債券,銀行把客戶的資金歸集到一起,在資本市場就會更有話語權。
銀行可以通過拿到更高的利率賺錢,也可以通過債券市場價格波動,賺取價差收益。
其次,我們來剖析一下債券下跌的原因。不瞞大家,這次債券市場大跌,主要是因為銀行“沒錢了”。
看到銀行“沒錢了”,可能有些人會比較納悶和慌張,咱們的錢都存在銀行里,居民儲蓄存款余額也再創新高,怎么就會“沒錢了”?
別著急,我這里說的沒錢,和咱們理解的沒錢,完全是兩碼事。
銀行之所以會“缺錢”,主要原因有兩點:
一是老百姓用錢的需求在增加。雖然銀行存款的余額很高,但是商業銀行不可能讓存款全部躺在銀行里,他們肯定是要拿出去投資和放貸的,畢竟銀行也要想辦法賺錢。
當老百姓對貨幣的需求增加的時候,銀行就會有點“缺錢”了。
二是央媽對商業銀行資金的供給有點緊張。11月份以來,央媽也沒怎么放水,甚至還回收了不少資金,如此一來,銀行怎么能不“缺錢”。
此外,我們還可以從最近的利率走勢,看到銀行有多缺錢,上海銀行間拆借利率(Shibor)是衡量市場中錢是否緊張很重要的參考指數。
因此,債券也是一種商品,只是具有金融屬性,銀行沒錢買入債券了,反而把手上的債券都賣了,價格能不跌么?
最后,我們討論一下現在該怎么辦。看到自己的資產在不斷地縮水,心里有點緊張是正常現象,但我們也不能自亂陣腳。
一方面,理財產品都是固定期限的,沒有到期之前,不論漲跌跟我們都沒啥關系,只有到期后資金回到賬上,才能確認是賺了還是賠了。
既然如此,我們現在火急火燎的意義也不大,還不如擺正心態,不要影響正常生活。給銀行一點時間,讓他們運作一下,說不定過一段時間就都漲回來了。
另一方面,債券的風險還是比較低的,不可能一直跌下去,現在央媽已經通過逆回購給銀行凈投放了200億,銀行“缺錢”的問題也得到了緩解,長遠來看,債券市場回暖也只是時間問題。
好啦,看完了我的分析,相信朋友們心里多少都有點數了,市場行情復雜多變,我們也要隨時保持敬畏之心哦。
(感謝您的關注,我是金融圈小大佬,期待您的咨詢和留言!)
銀行理財一直跌,咋回事?(2)
銀行理財一直跌,咋回事?首發于簡七理財
簡七理財創始人,暢銷書《好好賺錢》作者7 人贊同了該文章最近看到小伙伴提問,自己明明買的是R2中低風險銀行理財,每天收益卻都是負的,看著心慌。其實不僅是銀行理財,債券基金最近收益也不太好看...有的甚至一天就把過去幾個月的漲幅都跌沒了。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今天就來簡單聊聊。
01首先,咱們還是透過表象看本質。雖然市面上的投資產品千千萬萬,但實際上幫我們賺錢的底層資產,主要就4大類:
熟悉簡七的朋友一定記得,它們有個形象的名字,叫——投資四原色。對于某個具體投資品來說,或是只包含「投資四原色」中一種、或是組合了多種。最近大跌的銀行理財和債基呢,實際上就是因為背后的債券市場表現不佳。別看「債券」這個詞有點遙遠,其實就是把錢借給別人,到期收回本金和利息。這些理財產品,如何通過投資債券賺錢呢?一來是靠利息收益,二來就是債券市場價格波動,帶來的價差收益了。照理來說,只要發債主體信用沒問題,債券的收益還是挺穩的。為什么最近債券市場的價格,會「無差別」下跌呢?
02簡單來說,就是因為債券的大買家——銀行手頭緊,開始「出貨」了。我們可以從最近的利率走勢,看出銀行有多缺錢:
Shibor(上海銀行間拆借利率),是衡量市場中錢是否緊張很重要的參考指數。看起來很復雜。但你只需要簡單記住一句話就好了:
如果Shibor持續上漲,說明銀行缺錢,余額寶的收益會漲,但債市可能會跌。這是因為,銀行可是買債的主力,手頭緊了,就會把債券賣掉換錢。賣得多了,債券價格也就跌了下來。而銀行之所以會缺錢,主要就是兩方面的原因:-錢的需求在變多最近出了挺多好消息的,比如優化防控工作二十條、房企融資改善、美國通脹放緩等。大家開始慢慢恢復信心,覺得經濟要回暖了,也就更愿意消費和投資了。這樣一來,對貨幣的需求也就變多了。-錢的供給有點緊11月以來,央媽沒怎么放水,甚至還回收了不少資金。正好今天(11月15日)又有萬億的麻辣粉MLF(中期借貸便利,央行提供基礎貨幣的工具之一)到期,大家更擔心市場上錢不夠了。不過實際上今天央媽已經通過MLF和逆回購給銀行們續上了,相當于凈投放了200億。也就是說,央媽不會讓市場缺錢,短期繼續下跌的可能性不大。03看到這里,相信你已經安心了很多。債權類的投資在我們的資產配置中,應當起到的是「壓艙石」的作用。我想,這不僅僅體現在風險和收益上,也應該體現在我們的投資心態上。既然選擇了把錢交給專業人士打理,我們不妨踐行「理財更簡單,人生更自由」的理念,少一點過程中的焦慮。畢竟從長期來看,債類投資的回報還是挺穩定的。每輪利率上升帶來的價格下跌,拉長時間來看,只是一朵小浪花。
今天就先聊到這里,還有什么問題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3 條評論?
分享?
喜歡?
收藏?
申請轉載?
文章被以下專欄收錄.css-1any501{box-sizing:border-box;margin:0;min-width:0;max-width:100%;height:auto;background-color:#FFFFFF;width:40px;height:40px;border-radius:50%;}簡七理財理財更簡單,人生更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