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年gdp增長率多少【資本形成貢獻率達50.1%】
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長4.8%,二季度增長0.4%,三季度增長3.9%,四季度增長2.9%。從環比看,四季度國內生產總值與三季度持平。
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88345億元,同比增長4.1%;第二產業增加值483164億元,增長3.8%;第三產業增加值638698億元,增長2.3%。
數據來源:Wind
國家統計局局長康義表示,最終消費支出、資本形成、貨物和服務凈出口,去年拉動經濟增長分別是:最終消費支出1個百分點,資本形成1.5個百分點,貨物和服務凈出口0.5個百分點;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是:最終消費支出32.8%,資本形成50.1%,貨物和服務凈出口17.1%。
“當前國際環境仍然在復雜演變,世界經濟增長動能在趨緩,全球貿易形勢不容樂觀,世界經濟可能面臨滯脹局面;國內經濟恢復的基礎還不牢固,企業的生產經營困難也還比較多,科技創新能力還不夠強,群眾在就業方面困難還不少,推動經濟整體好轉仍然需要我們付出艱苦的努力。” 康義表示,隨著疫情防控轉入新階段,各項政策不斷落實落細,生產生活秩序有望加快恢復,經濟增長內生動力將不斷積聚增強。2023年中國經濟會整體好轉。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對澎湃新聞表示,四季度宏觀經濟再現下行壓力。不過,在前期應對經驗積累、穩增長政策發力顯效等支撐下,四季度宏觀經濟下行幅度明顯低于二季度,好于市場預期。
固定資產投資是去年穩經濟重要抓手,今年重心或轉向“恢復和擴大消費”
2022年,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572138億元,同比增長5.1%。其中,民間固定資產投資310145億元,比上年增長0.9%。
分產業看,2022年第一產業投資同比增長0.2%;第二產業投資增長10.3%;第三產業投資增長3%。第二產業投資增速遠高于總體5.1%的增速。
康義表示,固定資產投資是2022年穩經濟的重要抓手。各地區各部門扎實推進重大項目的開工建設,加大重點領域補短板、強弱項力度,加快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發行使用,創新使用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固定資產投資保持穩定增長,結構不斷優化,投資對穩增長、調結構發揮了比較好的關鍵作用。
“四季度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小幅放緩,不過考慮價格變化因素,當季實際投資增速加快。其中,四季度基建投資大幅提速,制造業投資展現較高韌性,充分對沖房地產投資下滑帶來的影響。全年來看,固定資產投資、特別是基建投資在穩定宏觀經濟大盤中發揮了中流砥柱作用?!蓖跚啾硎尽?/p>
分領域看,2022年基礎設施投資同比增長9.4%,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9.1%,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下降10%。較11月,基建投資累計增速小幅回升,制造業投資累計增速回落,房地產開發投資累計增速則繼續下滑。
數據來源:Wind
數據來源:Wind
“2022年無疑是基建投資大年?!睖乇虮硎荆?023年隨著政策穩增長重心轉向“恢復和擴大消費”,投資尤其是基建投資的穩增長作用或有所淡化,而資金來源對基建的增量支持預計也相對有限,特別是地方政府面臨較大的債務壓力,對擴大基建投資心有余力不足。
溫彬表示,目前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將是為數不多的可靠資金來源,但在上年大規模投放之后,繼續高增空間有限。預計2023年基建投資增速將會放緩至6%左右。
制造業投資上,溫彬表示,12月BCI企業投資前瞻指數由47.9%回升至54.0%,在疫情防控政策優化之后,企業信心有向好跡象。1-11月制造業企業利潤總額同比降幅持平于-13.4%,未繼續擴大。四季度設備更新再造再貸款繼續發揮支撐作用,一定程度上抵消外需放緩壓力,共同推動制造業投資單月增速反彈。
房地產投資上,英大證券研究所所長鄭后成對澎湃新聞表示,12月房地產投資增速面臨利多因素:國房景氣指數12月雖然維持下降趨勢,但是降幅較前值顯著縮小。同時,雖然12月房地產國內貸款累計同比、定金及預收款累計同比與個人按揭貸款累計同比均處于深度負增長區間,但是國內貸款累計同比自2022年7月以來穩步上行,且12月較前值上行1.5個百分點。
1月10日,央行和銀保監會聯合召開主要銀行信貸工作座談會,提出要開展“資產激活”“負債接續”“權益補充”“預期提升”四項行動,綜合施策改善優質房企經營性和融資性現金流,引導優質房企資產負債表回歸安全區間。溫彬表示,這代表了監管層對于防范、化解房企風險的新態度。優質房企融資將得到更強保障,房企發生債務違約事件的概率和頻率將會顯著降低。
去年12月消費邊際改善
2022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39733億元,同比下降0.2%。12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0542億元,同比下降1.8%,降幅較11月收窄4.1個百分點。
從結構的角度看,12月商品零售額、餐飲收入額同比增速分別較前值上行5.5、-5.7個百分點,商品零售額對12月消費上行形成支撐。
康義表示,2022年消費市場受到疫情沖擊較大,特別是聚集性、接觸性消費受限。另外,居民消費意愿也在下降,不敢消費、不便消費問題比較突出,消費市場受疫情短期擾動比較明顯。在這種情況下,中國及時出臺了一些促消費政策,基本穩住了國內消費市場,整個市場銷售12月份邊際就已經在改善。
王青表示,12月商品零售降幅收窄,帶動社零同比讀數超預期改善,除因上年基數走低外,也因本輪感染多發對除餐飲之外的其他線下消費影響相對較小,以及年底優惠政策到期刺激汽車銷售同比回正。
主要消費品中,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表示,疫情相關類和汽車消費增速12月回升較為明顯。其他可選消費出現分化,其中,石油及制品類下降,主要受油價下調以及出行減少影響。地產類消費中,建材類消費、家電類降幅收窄,家具類則回落,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地產企穩勢頭。通訊器材類回升,反映出居民消費信心有所恢復。
溫彬表示,12月消費數據受到正反兩方面因素牽引。12月份城鎮調查失業率回落0.2個百分點至5.5%,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居民的消費能力;但從央行四季度調查來看,當期選擇“更多儲蓄”的占比上升3.7個百分點達到61.8%,再度刷新歷史新高,居民的預防性儲蓄傾向仍然較強。
從環比看,鄭后成表示,12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環比錄得-0.14%,較前值下行0.06個百分點;疊加考慮2021年同期同比下行了2.1個百分點,基數效應是12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速上行,且超預期的重要因素之一。
2023年怎么走?
展望2023年中國GDP增速的季度走勢,王青也表示,實際增長動能將是“前低后高”。其中,一季度GDP增速或在3.5%左右,二季度之后伴隨疫情影響全面退去,居民消費將會出現較大幅度反彈,并成為引領經濟回升的主導力量。
王青表示,2023年為推動經濟運行整體好轉,政策面還會保持一定穩增長力度,投資增速有望保持基本穩定。2023年宏觀經濟面臨的最大不確定因素是房地產行業何時回暖。在全球經濟減速背景下,2023年中國出口增速將明顯回落,對經濟增長的拉動力有可能轉負。
房地產投資上,鄭后成表示,2023年上半年,房地產投資增速大幅上行的概率較低。12月商品房銷售面積累計同比錄得-24.3%,較前值下行1個百分點,突破前期震蕩區間的下限,表明商品房銷售面積累計同比尚未觸底。
“在商品房銷售面積累計同比領先房地產投資增速3-6個月的背景下,預計房地產投資增速在上半年大幅上行的概率較低?!编嵑蟪杀硎?,12月商品房待售面積累計同比為10.5%,創2016年5月以來新高,表明商品房庫存壓力較大,對房屋新開工面積累計同比,進而對開發投資完成額累計同比形成壓力。
溫彬表示,從供給端來看,隨著各項融資渠道的重新開閘,優質房企將重獲生機,整個行業可能會迎來一波重組并購潮,行業風險有望進一步緩釋。從需求端來看,涉及“四限”、首付比例、二套認定等增量政策有望進一步出臺,5年期LPR仍有下調空間。同時,對于存量首套高利率按揭貸款,利率也有望適度下調,以此來減輕按揭早償壓力。
“隨著政策效力的持續釋放,房地產市場有望于上半年觸底反彈,預計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收窄至-3%,房地產將從經濟增長的拖累因素,重新轉為穩定因素?!睖乇虮硎尽?/p>
制造業投資上,溫彬表示,預計2023年制造業投資仍將以回落為主。2023年面臨出口可能負增長、產能利用率處于低位(四季度由75.9%回落至75.8%)、減稅降費力度減弱、工業企業利潤增速偏低以及企業信心有待修復等狀況,這將壓制制造業投資增速。
展望2023年消費,鄭后成表示,在疫情影響下,2023年消費增速面臨低基數的利多。進入2023年1月之后,社會活力重新恢復,聚集性消費與場景式消費出現反彈。2023年中國消費增速大概率高于2022年,但大幅上行概率較低。
鄭后成預計,2023年核心CPI、豬肉CPI以及交通工具用燃料CPI大概率難以大幅上行,CPI至少在上半年維持低迷,難以在價格角度推升消費增速。另外,在國際油價持續下探的背景下,疊加2022年同期基數位于高位,預計石油及其制品類零售額同比持續低迷,從結構角度對2023年消費增速形成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