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大數據股票概念有那些(有關大數據行業股票有哪些)
為大家解答關于 2022年大數據股票概念有那些,針對“2022年大數據股票概念有那些”的話題,財都小生為你搜集了相關文章, 超配中國股票相信很多小伙伴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來看2022年大數據股票概念有那些咋回事。
雖然A股近期表現不佳,“券商一哥”中信證券仍然堅定看多,并表示A股全面修復行情已確立,重點關注政策落地后受益明顯的品種。另外,近期不少外資機構也對中國股市的看法轉向樂觀,認為新年行情值得期待。其中,知名外資投行摩根士丹利日前上調中國股票在全球新興市場中的評級至“超配”。
今天的大事件,無疑是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的《“十四五”擴大內需戰略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方案》對標對表《擴大內需戰略規劃綱要(2022-2035年)》提出的八個方面重點任務,針對“十四五”時期能夠落實或取得明顯進展的工作,進一步細化實化了相關政策舉措。
在此幫大家梳理一下《方案》中的重點:
一、全面促進消費,加快消費提質升級。要持續提升傳統消費,積極發展服務消費,加快培育新型消費,大力倡導綠色低碳消費。例如,支持線上線下商品消費融合發展。
二、加大制造業投資支持力度,持續推進重點領域補短板投資,系統布局新型基礎設施。例如,加快構建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體系。
三、推動城鄉區域協調發展,釋放內需潛能。例如,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
四、加快發展新產業新產品,積極促進傳統產業改造提升。例如,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
五、健全現代市場和流通體系,促進產需有機銜接。例如,加快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
六、完善促進消費的體制機制,推進投融資體制改革,優化營商環境激發市場活力,發揮對外開放對內需的促進作用。例如,健全投資項目融資機制。
七、扎實推動共同富裕,厚植內需發展潛力。例如,健全各類生產要素參與分配機制。
八、提升安全保障能力,夯實內需發展基礎。要保障糧食安全,強化能源資源安全保障,推動應急管理能力建設。例如,增強國內生產供應能力。
【市場熱點回顧及解讀】
今日A股主要指數表現分化。截至收盤,上證指數收跌0.25%報3168.65點,深證成指漲0.32%,創業板指漲1.31%。
市場全天成交7667.6億元,北向資金實際凈買入49.36億元。
從個股表現來看,今日A股市場共2776只個股上漲,2050只下跌,183只持平,整體賺錢效應偏好。
板塊方面,汽車配件、華為汽車、鋰電負極、寧德時代產業等概念板塊跌幅居前,汽車零部件、電工電網、摩托車、汽車等行業板塊表現亮眼。乳業、旅游出行、食品加工、預制菜、食品飲料等概念板塊跌幅居前,貴金屬、食品、煤炭、航空、軟飲料等行業板塊調整較大。
資金動向上,電子、電力設備、汽車(申萬一級)今日主力凈流入居前,其中電子板塊主力凈流入60.42億元高居榜首。拉長時間看,醫藥生物、食品飲料、房地產板塊近20日主力資金凈流入分別達363億元、250億元、213億元,在31個申萬一級行業中高居前三!
【ETF全知道熱點收評】今日重點聊聊醫療、科技、地產三大主流板塊的交易和基本面情況~
一、【醫療板塊】 醫療ETF(512170)
今日醫療板塊早盤走弱,午后開始走強,抗原檢測概念股卷土重來,九安醫療漲5.81%,萬孚生物、金域醫學等均漲超2%;消費醫療方面,“牙茅”通策醫療漲超3%,“眼茅”愛爾眼科漲近1%,愛美客、華熙生物微跌。中證醫療指數微漲終結三連陰。
兩市規模最大醫療ETF(512170)今日微漲0.20%,成交額超3億元,小幅放量。行情數據顯示,醫療(512170)最新規模高達180億元!
今天下午,全國高校抗疫大講堂,鐘南山院士談新冠疫情動態及應對。他提出加強個人防護的8條建議,與大家分享,做好個人防疫的第一責任人。
從今天市場來看,抗疫概念股昨天調整了一天,今天又再度走強,消費醫療整體仍然較為活躍。近期醫藥醫療市場完全的無規律波動,對投資者而言,相信常識總比盲目跟風更容易獲取長期收益。
這一輪疫情下,醫療新基建的刺激或從根本上提振醫療需求!2020年受到疫情影響,醫院診療量下降,新院區建設放緩,相關企業營收增速下降;2021年醫療新基建政策出臺后,新擴建院區項目大量上馬,相關企業營收大幅上升;今年預計增速與疫情前相比仍處高位。
中信證券表示,在抗擊疫情的過程中,三級醫院起到了主力作用,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可。判斷疫情后三級醫院將松綁,迎來建設浪潮,同時各層級醫院都將獲得相應發展 。
2021年全國立項612項,合計竣工384個項目,立項醫院數量顯著高于往年,這在一定程度上體現出我國衛生建設的觀念轉變,在后疫情時代衛生建設工作的內涵、質量和戰略上做出調整。
新基建項目如火如荼,多數項目進入土建階段,醫院自動化設備首先入場:在我國醫院信息化、智能化的大趨勢之下,自動化設備服務 對新建院區屬于“剛需”。同時目前國內二、三級醫院自動發藥機以及自動靜配中心普及率仍處于較低水平,在既有院區擴建項目中, 門診自動化設備市場仍有較大發展空間,院內藥品、耗材自動化管理設備正借助醫療新基建快速普及。
如果我們從這個大趨勢上去做投資,可能醫療板塊短期的波動就顯得不那么重要。
再來了解一下ETF的資金數據。自2022年至今,醫療ETF(512170)持續獲得資金大手筆加倉,自2022年以來截至12月6日,醫療ETF(512170)基金份額增長156.59億份,位居所有主題ETF首位,振蕩調整中持續獲得資金加碼。
二、科技ETF(515000)
除了具備長期投資價值的醫療板塊,近期值得關注的主線還有大科技。11月以來,科技板塊處于橫盤震蕩期,板塊估值仍處相對偏低位置,以市場主流的中證科技龍頭指數為例,指數最新市盈率33.59倍,發布以來歷史百分位為21.37%,即低于歷史上78.63%時間區間,大幅低于歷史中位數,略微高于-1倍標準差。
科技ETF(515000)今日小幅收漲0.59%,成交額4128萬元,截至12月14日,基金連續2個交易日獲資金凈流入。
我們較為看好科技賽道中長期投資前景。
從外部環境來看,大國博弈已經從一開始的貿易摩擦走向科技實力的較量。當前復雜多變的外部環境和逆全球化趨勢,將進一步提升安全自主可控在科技產業領域中的地位,我們看好中國科技產業的韌性發展機遇。
從政策利好來看,二十大報告中提出“必須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明確科技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大會報告提出要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以國家戰略需求為導向,集聚力量進行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堅決打贏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再次強化了我國產業鏈安全和科技自主的緊迫性和必要性。
從細分行業上看,根據主流的中證科技龍頭指數的劃分,科技賽道涵蓋電子、計算機、醫藥生物和通信四大領域,要在各個領域做好深度研究和跟蹤難度很大,而指數化投資提供了高效享受科技發展紅利的機會。以中證科技龍頭指數為例,該指數運用規模和成長“雙龍頭因子”選股策略,能比較有效地分享科技行業整體發展機遇。
從投資策略來看,德邦證券表示,展望2023年,“戰略安全”與“制造強國”、“戰略縱深”是2023年的三大投資主線。其中,大科技則是主線中的重頭戲。建議重點關注“科技 制造”、“科技 安全”。
三、地產ETF(159707)
如前所述,科技ETF(515000)已連續2個交易日獲資金凈申購,最近20中有13日獲資金凈申購累計超3600萬元。近期同樣獲資金垂青的還有地產ETF(159707),最近20日中有10日獲資金凈申購累計近9000萬元。
據深交所最新數據,截至2022年12月14日,10月以來地產ETF份額激增136%,份額凈增長1.65億份,結合上交所數據,地產ETF(159707)為同期兩市份額增長最多的地產主題ETF。
今日地產板塊早盤弱勢整理,尾盤拉升走強。地產ETF(159707)收盤微跌0.1%,堅定守住20日均線,盤中多個區間現溢價交易,收盤時溢價率升至0.55%,反映買方力量入場積極。
值得注意的是,前文提到的發改委《方案》也與地產板塊緊密相關。梳理核心內容如下,供大家參考:
一、堅持“房住不炒”定位,加強房地產市場預期引導,探索新的發展模式,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并舉的住房制度,穩妥實施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長效機制,支持居民合理自住需求。
二、完善長租房政策,以人口凈流入的大城市為重點,擴大保障性租賃住房供給,優化住房公積金支持繳存人租房提取等使用政策。
銀河證券指出,房地產板塊的政策端供需兩側雙管齊下,有望助推銷售正式邁入復蘇道路,短期內看好供需兩端政策共振帶來的板塊修復行情,但政策并不是無差別托底,未來優質的資源將不斷向頭部房企聚集,持續看好融資通暢、拿地積極的強信用房企投資機會。
中信建投也認為,績優龍頭將在格局優化的浪潮中脫穎而出,迎來盈利與估值的雙修復。
特別提示大家,地產ETF(159707)的標的指數中證800地產指數已于本周一(12月12日)實施了每半年一次的調倉方案,成份股從原先的26只調整至23只,進一步聚焦核心地產龍頭股。地產ETF(159707)也將同步調倉換股,看好地產板塊的朋友們速速關注起來。
風險提示:醫療ETF被動跟蹤中證醫療指數,該指數基日為2004.12.31,發布日期為2014.10.31;科技ETF被動跟蹤中證科技龍頭指數,該指數基日為2012.6.29,發布日期為2019.3.20;地產ETF被動跟蹤中證800地產指數,該指數基日為2004.12.31,發布日期為2012.12.21。指數成份股構成根據該指數編制規則適時調整,其回測歷史業績不預示指數未來表現。文中提及個股僅為指數成份股客觀展示列舉,不作為任何個股推薦,不代表基金管理人和本基金投資方向。任何在本文出現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個股、評論、預測、圖表、指標、理論、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為參考,投資人須對任何自主決定的投資行為負責。另,本文中的任何觀點、分析及預測不構成對閱讀者任何形式的投資建議,本公司亦不對因使用本文內容所引發的直接或間接損失負任何責任。投資人應當認真閱讀《基金合同》、《招募說明書》、《基金產品資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風險收益特征,選擇與自身風險承受能力相適應的產品。基金過往業績并不預示其未來表現!根據基金管理人的評估,醫療ETF、科技ETF、地產ETF的風險等級均為R3-中風險。銷售機構(包括基金管理人直銷機構和其他銷售機構)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對本基金進行風險評價,投資者應及時關注基金管理人出具的適當性意見,各銷售機構關于適當性的意見不必然一致,且基金銷售機構所出具的基金產品風險等級評價結果不得低于基金管理人作出的風險等級評價結果。基金合同中關于基金風險收益特征與基金風險等級因考慮因素不同而存在差異。投資者應了解基金的風險收益情況,結合自身投資目的、期限、投資經驗及風險承受能力謹慎選擇基金產品并自行承擔風險。中國證監會對本基金的注冊,并不表明其對本基金的投資價值、市場前景和收益做出實質性判斷或保證。基金投資需謹慎。
2022年大數據股票概念有那些,現在,你了解 2022年大數據股票概念有那些(有關大數據行業股票有哪些)了么?本文就講到這里,希望大家會喜歡。聲明:該內容系金融界網友自行發布,所闡述觀點不代表本網(橡膠經濟網)觀點,如若侵權請聯系財都網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