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足挽尊之戰1【但日韓伊沙已獲世界杯門票】
無論如何,比賽的結果滿足了主帥李霄鵬賽前所言的,“為中國足球顏面而戰”。
但在本場比賽開始之前,卡塔爾世界杯亞洲區晉級正賽的四隊已然產生,分別是日本、韓國、伊朗和沙特。中國足球為了“挽尊”而進行的不屈抗爭,和對手早已不在一個層面之上。
輿論場“馮鞏大戰”后的壓力
大年初一1比3負于越南隊之后所產生的深遠影響,在近日輿論場的“馮鞏之戰”之后被徹底引爆。
在這場最終已無法分辨參與者來意的流量狂歡中,有一條真理顛撲不破——中國足球要獲得尊重,或者拒絕外人的置喙,只有靠自身的努力、自身的表現。在大部分人眼中,輸給越南隊的國足,已經沒有資格為自己辯護。這也讓國足前隊長馮瀟霆的理性發言,仍被冷冰冰的稱作“玻璃心”。
“玻璃心”,一個多么刺眼的詞。
為了讓足球人說話更有分量,在這層意義上,國家隊的表現就顯得格外重要。即便是在已經喪失出線可能的前提下,國足的任何一場比賽都不能擺爛,也沒有任何資格擺爛。因為整個行業的冷暖,可以說都系于國家隊一身。
正因為如此,李霄鵬在海南集訓期間就提出,最后兩場比賽“誰能拼誰上”。而助教肇俊哲把話說的更細了一些:“最后兩場比賽,我們要為了祖國的榮譽而戰,為了我們的家人、孩子、朋友以及足球從業者,包括最重要的青少年足球從業者,要給大家燃起希望。”
“要為中國足球的顏面而戰”,這是李霄鵬在賽前發布會上拋出的重話。在沒有了難以管理、且能夠一走了之的歸化球員之后,這些中國足球的“原生”球員們更能領悟這句話的份量。
帶著這樣的壓力,他們踏上了這場比賽的草皮。
成功“挽尊”但對手已進世界杯
李霄鵬派出了務實的五后衛體系。整個上半場,國足沒有任何一腳射門。有數據統計,他們上半場在對手的禁區里連觸球都只有兩次。
國足和沙特隊的技術能力差距太大。李霄鵬知道,他的球隊如果從一開始就想著狂攻搶分,其結果只會是被對手一打一個準。
上半場守了45分鐘,還是被對手在半場結束前利用一次角球機會,前點頭球搶射破門。
國足在12強賽里的處境如此尷尬。他們沒有拉開架勢和對手對攻的自信和能力,而疲于防守意味著失球遲早到來。
但至少在這場比賽里,球員的拼勁表現了出來。這是他們在缺乏的技術能力之外,唯一能夠拿出來的東西。
球員們多次下地鏟球完成防守,在門前飛身堵截對手的射門。除此之外,球隊即便是在丟球之后,也能夠做到統一思想。那就是:防守是第一要務,絕不能輕率的讓對手擴大比分。就算0比1輸球,也絕不能讓對手打成0比3。這兩個比分之間,賽后絕對將迎來不同的聲音。
也是在這種堅持之下,國足最終迎來了獎賞。他們在第82分鐘通過邊路進攻,造成沙特隊后衛禁區內意外手球,點球破門成就了國足全場第一次射門的數據統計記錄。
不應忽略的是,由于日本隊2比0擊敗澳大利亞隊,沙特隊事實上在賽前就已經鎖定了卡塔爾世界杯的參賽名額。在賽前的更衣室里,他們就已經進行了慶祝。
所以,三分也好,一分也罷,對于他們來說,無非只是錦上添花的花到底開的有沒有更燦爛而已,一切都已不那么重要。
于是,國足又延續了他們一直以來世預賽出局之后不敗的“傳奇記錄”。
在沙特隊身上拿到1比1的平局,當然從結果上來說令人能夠接受。但在國足狼狽完成這場“挽尊之戰”的任務時,日韓伊沙已經提前鎖定了卡塔爾世界杯的參賽名額。
對于國足來說,如果一場比賽只剩下拼勁可以贊揚,也正代表這支球隊在足球意義上確實乏善可陳。但對于如今的他們而言,還能要求更多嗎?
亞洲足球的格局一如往昔,而中國足球的命運也一如往昔。
【記者】朱小龍
【圖片】新華社
【作者】 朱小龍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 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