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發控制(000738)(航發控制(000738)機構調研與投資者問答精選(20210910))
![財都網](/static/images/logoing.png)
(1)公司整體經營情況2021年上半年,面對錯綜復雜的世界政治經濟衛生等外部形勢,以及用戶持續增長的研制交付需求,公司堅持聚焦主業,科學配置資源,統籌疫情防控與科研生產協調推進,持續優化公司治理,有效實現了經營效益持續提升,有效推進了非公開發行項目取得如期進展,9月1日公司已收到中國證監會關于同意公司非公開發行的核準批復。
2021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約20.24億元,同比增長約25%;實現利潤總額約3.79億元,同比增長約37%;實現歸母凈利潤約2.96億元,同比增長約27%。總體盈利能力較大幅度提升,主要原因一是航空發動機控制系統產品需求持續增長;二是基于航空發動機控制系統技術同源的衍生產品(地面兵裝、彈用動力控制)收入規模增加;三是公司持續推進成本工程,工藝流程更加優化、產品質量管控更加有力、物料消耗降低等降本增效成果顯著;四是開展AEOS運營管理體系建設,持續提升研發、生產、服務保障等精益化管理水平,推動公司經營提質增效。
(2)公司產業發展情況1)航空發動機及燃氣輪機控制系統,今年上半年實現收入17.14億元,同比增長24.13%,占總收入的84.65%。科研型號進展順利、批產能力持續提升、服務保障客戶滿意,軍用航空發動機控制系統產品保質保量交付;民用航空發動機控制系統研制取得積極進展。
2)國際合作業務方面,上半年實現收入1.16億元,同比下降10.28%,占總收入的5.72%,主要原因是受國外衛生形勢影響訂單減少,單件產品攤銷固定成本費用上升。但公司利用專業技術特長,持續加大開發新品力度,提升產能利用率(富余能力的利用)。預計隨著國際衛生形勢好轉,國際合作業務將出現恢復性增長。
3)非航空及其他方面,上半年實現收入1.95億元,同比增長77.26%,占總收入的9.63%。公司正在持續優化產品結構,著力抓好無級驅動(導彈、戰車、坦克)、高端電磁閥等產品系列化發展,推動非航空特別是技術衍生產品業務做大做強。
(3)子公司經營情況西控科技收入8.64億元,同比增長30.50%;凈利潤1.41億元,同比增長23.19%。
貴州紅林收入7.01億元,同比增長21.25%;凈利潤1.24億元,同比增長33.56%。
北京航科收入2.91億元,同比增長1.39%;凈利潤0.46億元,增長38.86%。長春控制收入1.51億元,同比增長36.65%;凈利潤600萬元,同比增長837.34%。
(4)堅持創新驅動,核心能力持續增強1.自主研發與創新能力穩步增強。公司持續加大研發投入,仿真技術研究和應用進一步提升,產學研合作不斷深入。四代機動力控制系統研制進展順利,相關型號進展超出預期;國產大飛機控制系統研制任務如期推進。2.能力建設著力強核心、補短板。國撥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如期推進,基于業務驅動的信息化建設加速推進,有效保障了公司重點型號交付。(5)股東回報及社會責任積極履行企業社會責任,切實維護利益相關方權益,努力打造主業鮮明、能力突出、經營合規、誠實守信的上市公司,為國家、客戶、股東和社會創造更多價值,實現公司與利益相關方和諧共同發展。
分紅情況:本著積極回報投資者原則,6月30日按股東大會決議向全體股東派發2020年度分紅,總額5155.39萬元。2.公司深耕航空裝備多年,請問目前行業主要競爭格局及發展趨勢是怎么樣的?公司在目前所處行業的市占率如何?核心競爭力是什么?與國內外主要競爭對手相比有什么差異化特征?行業形勢展望方面:(1)從外部形勢看,一是周邊局勢,東海,臺海,南海,還有西南中印邊境都不平靜,對我國的軍事壓力持續存在。二是中美貿易戰、科技戰以來,美國加大了對我國的技術封鎖。去年、今年分別出臺了軍隊公司用戶清單、最終軍事用戶清單,航發集團也在其中。影響對高科技產品,如高端加工設備和特殊測試試驗設備、高端芯片,設計開發軟件等的采購,同時也加大了技術合作的難度。為此,加大科技研發和新型號研制的投入力度、加快定型產品的列裝速度成為必然。
(2)從內部需求看,目前我國航空裝備正在升級換代中,加上要求更加貼近實戰環境的訓練強度不斷提升,新增和更換動力的需求持續增加。同時隨著我國周邊F35、F22數量的增加,我國四代機的產量也必須相應提升。因此,今后相當長一段時間內,預計對航空發動機的需求會持續穩定增長。民用航空動力方面:一是大飛機動力研制進展順利。二是隨著國家通用航空產業規劃以及低空空域改革落地,通航動力產業將會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預計“十四五”中后期將會有較大增速。
行業地位和市場占有率方面:公司是國家定點的航空發動機控制系統的研制與生產核心企業,全方位參與國內所有在研在役型號的研制生產,在控制系統關鍵子系統以燃油控制等機械液壓執行機構方面處于壟斷地位。核心競爭力方面:一是具有行業領先的研制技術和能力,細分領域基本處于壟斷地位,經過多年積累競爭優勢顯著。公司擁有國家級技術中心和“博士后工作站”,國家級計量檢測實驗室 國家級理化檢測中心 國內燃油控制行業唯一的定型/鑒定試驗室等。形成了設計、制造、試驗驗證、服務保障“四位一體”的全流程體系,客戶高度認可。二是擁有國內一流的專業技術團隊,各類技術骨干人員約2300人,占公司總人數近31%,且員工年齡和知識結構層次不斷優化。三是建成了特色、高效適用的運營管理體系(AEOS)。四是作為國家定點的軍工央企,有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和相應的資源投入保障。3.公司定增發行計劃安排?
公司與保薦機構(主承銷商)中信證券按證監會要求已編制申報發行方案,等待證監會批準后盡快實施。
4.公司毛利率增加的原因?
公司毛利率增加原因主要是航空發動機控制系統產品訂單和交付增加帶來的規模效應所致。
5.軍品定價改革對公司影響?
目前軍品是軍方定價,延續以前采用成本加成模式。個別成熟的批產型號試行階梯降價,公司對此持歡迎態度。階梯降價表示訂單需求量增長,攤薄固定成本同時有助于提升技術成熟度,公司在降成本方面制定有多種措施,預計毛利率未來還有進一步改善空間。
6.上半年公司研發支出高達1.26億,同比增長81.87%,請問上半年公司研發支出的主要方向有哪些?有何最新研發成果?未來研發預算的主要配置方向是什么?
公司上半年研發支出主要方向為優化航空發動機控制系統工藝設計、提升測試、試驗、驗證能力等。
當前科研任務進展符合預期。
未來研發預算的主要投入方向包括:推進燃油控制附件典型功能部件標準化、系列化和通用化研究,擴大仿真技術研究成果在型號產品中應用的廣度和深度,加快推進“兩機”專項共用關鍵技術攻關及基礎研究等,大力推動創新平臺建設等。
7.截至上半年期末,公司合同負債賬面價值達8.95億,同比增長1287.51%,請問公司目前排產情況如何?是否存在產能擴產需求?公司上半年合同負債大幅增長表明客戶訂單需求比較旺盛。公司產能利用率方面目前是超負荷狀態,各生產單位加班加點才能保交付,所以公司希望通過本次定增提升產能保障能力等。
8.上半年全球大宗商品持續漲價,然公司毛利率水平反而升至歷史次高水平,請問盈利能力不降反升的原因是什么?公司采取了哪些舉措對沖上游材料及配件漲價帶來的成本壓力的?公司對未來毛利率水平的預判是怎么樣的?公司盈利能力持續提升主要是得益于航空發動機控制系統產品需求持續增長,當前為三代機配套的控制系統產品相對成熟,需求增加導致規模效應進一步顯現。同時公司持續實施成本工程,如優化工藝技術流程、控制人員總量、改進產品質量降低廢品損失、降低物料消耗,開展降本增效等疊加效應推動公司收入增長的同時毛利率進一步提升。
公司直接采購原材料占營業成本不到10%,配件采購約占營業成本17%,配件采購按合同執行,因此直接原材料價格波動對公司生產經營有影響,但不構成重大影響。
公司在供應鏈管理方面,一是根據均衡生產計劃,對原材料采購設置科學采購批量及庫存批量;二是對提供配件的外包供應商分類分級,積極培育戰略供應商,加大非核心環節外包外協力度,充分用好全軍武器裝備采購信息網,持續加強網上商城采購建設等多措并舉應對上游材料及配件漲價帶來的壓力。未來隨著公司部分產品科研轉批產、產能提升帶來的規模效應,以及優化改進設計工藝、提高產品合格率、推進成本工程等措施,預計公司毛利率持續穩定在較好水平。
9.“十四五”提出要加快國防和軍隊的現代化,請問“十四五”期間的整體戰略規劃是怎么樣的?預計“十四五”期間的訂單將會如何變化?未來三年公司有何資本開支計劃?
“十四五”期間整體的產業發展思路:一是瞄準建軍百年奮斗目標,聚焦主業,堅決打好重點型號攻堅戰和強化內功持久戰,全力以赴完成科研生產任務,全面助力實現三代機動力的自主保障和性能提升,加速推進四代機動力研制步入新階段以及五代機的關鍵技術攻關;二是積極參與民用航空發動機和燃氣輪機控制系統的產品研發,加強重點型號核心能力建設的資源投入,為將來的批量生產在產能、配套和服務保障等方面做好充分準備。三是在做強做大主業基礎上,以產品相關、技術同源為原則,拓展有競爭優勢的非航產業(如戰車用高端液壓部件、彈用及無人機動力控制系統部件等);四是持續開拓國際合作市場,在高端零部件制造方面與現有客戶保持穩定的戰略合作關系,爭取更多訂單,深化合作層次,參與部件、單元體乃至整機出口和服務領域的國際市場競爭。五是苦練內功,在提升產品質量、深化體制機制改革、推動管理效能提升、持續抓好成本工程、培育高水平人才隊伍等深層次問題上持續改進完善。在存量型號換發需求牽引和新型號技術推動的雙輪驅動下,預計“十四五”期間訂單將保持“十三五”末的增速。
目前開支計劃主要是利用本次募集資金規范高效實施募投項目,切實提升公司研發能力包括正向設計為主的研發體系建設,解決生產能力中的瓶頸和短板,以及與產品相關的測試和試驗驗證設備等,保障公司科研生產更高質量交付,實現公司收入和效益持續提升。
10.公司未來市場拓展計劃是怎么樣的?公司未來的業務增量來源主要有哪些?預計未來3-5年公司大致增長率處于怎樣的水平?公司未來市場拓展計劃:一是堅持保軍首責,全面助力實現三代機動力的自主保障和性能提升,加速推進四代機動力研制步入新階段以及五代機的關鍵技術攻關;二是積極參與大飛機、通航器和燃氣輪機控制系統的產品研發;三是以產品相關、技術同源為原則,拓展有競爭優勢的非航產品;四是持續開拓國際合作市場,在高端零部件制造方面深化合作層次提升國際競爭力。未來業務增量主要來源于航空發動機控制系統及衍生產品,其次是非航空業務領域的地面戰車、彈用動力控制系統部件等,此外隨著低空空域改革不斷深入,通航動力興起將為公司業務增長帶來巨大增量。
預計未來3-5年公司將保持“十三五”末的增長,速度預計與主機廠增速相當。
11.二季度公司營收達11.04億,同比增長21.36%,為公司成立以來最高,請問公司營利雙雙創單季度歷史新高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公司對21年全年業績的展望如何?
整體營利增加主要系航空發動機及燃機輪機控制系統業務收入、毛利率增長。同比上年,受存量型號升級換裝及新型號列裝需求增加,航空發動機及燃機輪機控制系統業務訂單需求持續增長進一步提升營收規模效應。公司在2020年報中展望的“2021年全年收入預計38.3億元”,從目前看公司有信心、有能力達成預計目標。
12.公司航空產品在民用領域的應用空間如何?公司軍工技術轉民用的業務領域及布局情況?目前民用領域貢獻營收情況如何?軍工技術軍轉民面臨的挑戰有哪些?公司的航空產品除裝備軍機外,也裝備于民機,同時也包括某些中小型彈用動力、中大型無人機動力等,公司都積極、深度參與。隨著技術的不斷成熟和動力國產化推進,預計將對公司業績增長具有重大影響。民用航空發動機對安全性、可靠性、經濟性等有特別要求,從核心機、驗證機到定型等需要一系列試驗、驗證及適航取證等環節,時間周期相對較長。目前國產大飛機的發動機正在研制,尚未批量裝備。
通航動力方面涉及的渦軸、渦槳、小渦噴渦扇發動機動力控制裝置,公司一直在積極參與研制。從政策看,低空空域管理改革是黨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的重大決策部署,被納入“十四五”規劃,湖南省已成為國內首個全域低空飛行試點省份,目前公司與湖南相關主機廠所合作順利。從未來發展趨勢看,國家未來將逐步開放低空空域,通航動力需求將會出現更顯著的增長。民用通航動力方面,根據統計國內通航飛行器數量上目前大概是美國的1/100,是巴西的13/100左右,即國內當前還是起步階段,預計“十四五”中后期民用航空、通航動力、無人機動力、無人機貨運需求將會有更大增長。
軍轉民應用領域除了民用航空,主要是技術衍生類產品如車用無級驅動、高端液壓裝置、車用變速調節裝置、民用燃氣輪機等。軍轉民對公司有一定的挑戰,主要是軍品主業任務繁重,必須集中資源和精力。13.公司上半年合同負債增長較大,主要原因是?公司上半年合同負債增長主要是客戶根據指定型號訂單支付的合同預付款增加。
14.公司四代機動力研制進展順利,預計啥時候可以裝備?目前四代機動力研制進入新階段,進展非常順利,具體情況涉及國家秘密,不便披露。
15.公司航發控制產品在全生命周期更換情況及控制系統在發動機中的價值占比?
航空發動機控制系統的壽命及相關修理周期與發動機保持一致,這是發動機主機對控制系統的設計要求。
因發動機型號不同,其功能結構、價值占比也不同,沒有固定的比例。通常按照國際慣例,航空發動機控制系統的研發投入約占發動機研發投入的15%左右。16.公司新產品與成熟產品毛利率差別?公司毛利率與主機廠差異的原因?一般情況下,公司新產品毛利率略低于批產產品,因為新產品技術工藝成熟度、產品質量可靠性等不如批產產品,導致單位成本較高。公司產品核心部分以自主研發制造為主,直接原材料占成本不到10%,外購零部件僅占成本的17%,與主機廠原材料和外購件占比較高、技術與質量管理復雜的情況有較大區別。
17.公司中長期激勵計劃情況?兄弟單位614所改制注入情況如何?中長期激勵是國資委鼓勵倡導和企業比較關心的一件大事。目前公司正在進行股權激勵相關情況的調研,但是具體能不能實施以及何時實施,公司還要等上級相關部門的通知。后續如有股權激勵實施方案,將按監管規定及時披露。614所當前正在按國家要求進行改制相關準備工作,關于是否有資產注入,公司暫未接到上級機關通知。
18.本次定增項目建設周期多久,預計何時能釋放效益?公司本次定增有5個建設類募投項目,主要用途:一是提升研發能力包括正向設計為主的研發體系建設,及加強仿真設計縮短研制周期等,二是解決生產能力中的瓶頸和短板,三是提升與產品相關的測試和試驗驗證能力等。其中產能建設類項目都是邊建設邊投入使用,因此只要正式資金到位以后,就會對公司的能力建設產生積極作用;研發和部分試驗驗證能力類項目著眼于提升研發能力和研制水平,助力科研生產。總體而言,預計2-3年募投項目效果將會逐步顯現。19.公司產能是否有瓶頸?未來隨著產能擴張,員工是否增加?公司當前產能是滿負荷,加班加點才能保交付。本次項目策劃的依據就是為了保障“十四五”期間的科研生產,尤其是關鍵核心能力、平臺建設方面的保障,公司在董事會審議非公開發行預案披露后即著手相關投入籌備工作,從而保障了今年上半年訂單交付。
關于員工數量變動方面,公司近年收入持續增長的同時員工人數從8千人左右降至7千人左右,主要原因是公司堅持小核心、大協作,利用舉國體制,加大非核心業務、部件的外包外協,不僅實現了發展提質增效,同時帶動了社會效益。后續在人力資源建設方面,公司將繼續堅持人才驅動戰略,更加強調員工素質而非數量,優化人才激勵措施發揮高端骨干人才積極性,推動公司高質量發展。20.公司在無人機賽道是否有布局?
目前來說,公司參與的主要是軍用無人機動力控制系統,后續隨著民用無人機用途拓展,如中大型貨運無人機應用等,公司將配合主機廠積極參與研制,市場方面目前尚處于起步階段。
21.公司產品用于長江系列發動機情況?
計劃配裝于C919/929的長江系列發動機,是對標國際第五代先進民用航空發動機水平研制的,在安全性、可靠性、經濟性、長壽命、低排放等方面的指標要求非常高,因此研制周期相對較長。公司按照國家和主機廠所需求,積極參與推進研制,目前進展順利。
22.軍方集采對公司經營是否有影響?
本公司航空發動機控制系統產品屬于多品種小批量,不存在集采情況。目前軍方在少數批產型號方面試行了階梯降價,對公司而言,階梯降價意味著批量采購,對于企業的單位成本、管理效益是更有利的,不會影響公司利潤率。23.公司外協業務比例?
每個子公司不同,個別子公司零部件外協占比30%-40%。在外協方面,公司一貫堅持“兩頭在內、核心在手”,重點建設關鍵工序加工、總裝、試驗等核心能力,鼓勵子公司按照“小核心、大協作、社會化、專業化”的原則,充分提高資源配置效率。
特別提示:本次2021年半年度業績說明會的回放可登錄“機會寶”APP觀看。
徐鴻博鹽城市5劉治龍
附:活動信息表投資者關系活動 類別□特定對象調研 □分析師會議 □媒體采訪 √業績說明會 □新聞發布會 □路演活動 □現場參觀 □ 一對一溝通 □其他參與單位名稱及 人員姓名詳見附件《參會人員名單》時間2021 年9 月 10 日地點中國基金報-機會寶網上路演中心上市公司接待人員董事長 繆仲明;董事、總經理 朱靜波;董秘、總會計師 權森虎;證券事務代表 王先定。附件清單參會人員名單日期2021 年9 月 10 日公司簡稱姓名Scripts Asia LtdMax LauScripts Asia Ltd金雨萱安信證券王晗安信證券花超白犀資產沈卉卉寶龍投資孫小中常春藤潘佳順誠通基金管理李茜茜誠通基金管理王京虹方正證券(機構)石康富達價值投資陳寧暉富榮基金王瓊歌斐資產錢妍婷光大證券(機構)冷昊廣發資產管理真怡國聯安基金黃鑫國投瑞銀基金朱益青國信證券(機構)賀東偉國信證券(機構)梁后權國信證券(機構)王詩博海南恒資源貿易有限公司楊俊旭杭州蕭山農商基金馬偉俊航發控制王先定合眾資產程悅互興資產李萍華泰證券(機構)劉星辰華泰證券(上海)資產管理謝龍會利投資張遠德嘉和投資徐文斌鉅一肖友飛鯤鵬華創王立峰前海人壽保險何少鋒前海友道(深圳)投資有限公司莊佳鵬青島金水金融控股張珠琳青島中嘉基金管理方玉鳳上海力元股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黎焜申萬宏源(機構)周波深圳杰曼善鈞深圳聯合創業張佳深圳市新財富多媒體經營陽范卿四川欣聞投資朱建英四川欣聞投資程佳雯四川欣聞投資謝明明四川欣聞投資有限責任公司許曉慶泰達宏利基金崔夢陽天風證券(機構)范伊歌天石資本孟冠雄萬納資產毛金沖無錫國聯產業投資顧熹相聚資本白昊龍香港招商資本李賀香港招商資本謝思妤霄灃投資尹霄羽欣平資本曾芹興業銀行理財子公司王先生興業證券(機構)董令飛旭興投資王誠玄元投資陳陽延澤投資劉俊銀河證券自營部劉蘭程盈凱資產林志聰元葵資產陳立長城國瑞投資公司趙一俐長城國瑞證券劉賓長瑞當代資本聶鵬招商銀行國際楊帥招銀理財張弛中兵財富資產管理朱琰中財軍璐投資邊佳璐中國航發資產管理王輝中國銀河(機構)李泉中泰證券朱榮華中信建投證券黃凱倫中信建投證券尹天杰中信證券劉意中信證券程威中郵證券魯春娥朱雀投資劉慶珠海景祥資本管理毛金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