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網絡借貸(山東青島有哪些網貸)
青島這家掛牌公司,自身存在大額借款還往外借款(1)
日前,青島高校信息產業股份有限公司(高信股份,870805)收到股轉系統年報問詢函。監管層表示,在掛牌公司年度報告事后審查中關注到,高信股份存在兩方面需要解釋的問題。
首先,關于其他應收款,公司年報披露,其他應收款賬面余額為1.07億元,其中對外借款金額為5999.97萬元:應收神池縣谷欣新能源有限公司往來款3424.14萬元,應收山東力諾電力設計咨詢有限公司往來款1345.83萬元,應收高密市林崗光伏電力有限公司往來款1230萬元。但與此同時,高信股份短期借款期末余額卻達3995.20萬元。
對此,股轉系統要求其說明,上述對外借款發生的具體原因,借款方與公司是否存在關聯關系,是否涉及關聯方資金占用;上述事項是否履行審議及披露程序;在存在大額借款的前提下,對外提供借款的合理性。
其次,在應收賬款方面,高信股份應收賬款期末余額為2.83億元,上年期末余額為1.48億元,增幅90.30%。應收賬款中,一年以內的應收賬款賬面金額為1.97億元。而公司本期營業收入為2.29億元,上期營業收入為1.72億元,增幅32.63%。公司本期營業收入產生的款項大部分未回款。對此,股轉系統要求高信股份結合銷售政策、信用政策,說明應收賬款增幅遠高于營業收入增幅的原因及合理性;上述大額應收款項的形成原因、賬齡,是否涉及關聯方;結合期后回款情況,說明應收賬款壞賬準備是否計提充分。
經濟導報 杜海
青島一企業1.1億存款被銀行擅自還款?雙方各執一詞(2)
青島一企業1.1億存款被銀行擅自還款?雙方各執一詞近日,“山東男子1.1億存款被銀行擅自還款”一事引發關注。4月28日,青島農村商業銀行(下稱“青島農商行”)發布情況說明稱,相關付款業務由涉事公司人員到該行柜面辦理。涉事公司實際控制人解本正則表示,相關付款非企業真實意思表示。5月19下午,青島農商行工作人員向尚法新聞回應稱,事件發生在2017年,由于網點監控視頻的保存期限為3個月,已無法調取,但所有的憑證都有。
企業收到1.1億卻無法使用
據解本正介紹,2017年,某知名車企落戶青島嘉莉寶家具有限公司(下稱“嘉莉寶公司”)所在的青島即墨區華山鎮,時任鎮黨委書記李某堯出面協商,由鎮政府平臺華航通達公司對嘉莉寶公司的土地廠房等進行收購,雙方根據初步評估意見商定征收價格為1.7億元。2017年11月初,華山鎮政府工作人員張某寧代表華航通達公司,與嘉莉寶公司簽訂了一份旨在避稅用的標的金額為6300萬元的《轉讓合同》。
2017年11月30日,華航通達公司在即墨農商行柜面給嘉莉寶公司轉款1.1億元。“因1.1億元已到賬,李某堯等人以后面的6000萬元能否及時給付開始進行權力尋租,要求在余款中進行大比例回饋,并指示相關利益人和我簽訂2600萬元的回扣協議……”解本正擔心憑空增加的債務風險危及企業,最終雙方僵持不下且喪失信任,而已進入公司賬戶的1.1億元款項,因“U盾”被時任即墨農商行行長姜秀娟鎖死,1.1億元實際控制權也沒在公司手中,相關款項到賬后,當即被姜秀娟轉至其擔任行長的即墨農商行賬戶,此舉致使嘉莉寶公司沒有自主地支出過一分錢。
解本正從即墨農商行內部了解到,該筆涉及國資的1.1億元款項,是華航通達公司從即墨農商行貸的款。解本正說,按銀行一般貸款程序,華航通達公司應該與即墨農商行簽訂貸款協議,且如此大金額的貸款,銀行是需要一定抵押物的。因土地廠房均在嘉莉寶公司名下,華航通達公司只能將與他們簽訂的《轉讓合同》作為貸款依據。
解本正不明白的是,其與華航通達公司僅簽訂了一個6300萬的《轉讓合同》,姜秀娟依據什么放出1.1億貸款?他希望相關單位對當初李某堯領導下的鎮政府和華航通達公司未按協議價格付款,向私企多付4000多萬元是否明知、此次收購是否通過“三重一大”的政府工作決議,以及如此操作是否會造成國有資產流失等問題進行調查。
銀行替企業還款?
解本正說,嘉莉寶公司收到華航通達公司匯入的1.1億元之后,2017年11月30日16:30左右,公司兩名財務趕至青島農商行即墨支行公司部,銀行客戶經理毛某稱已接到姜秀娟行長的通知且安排好了一切,并將兩名財務帶到辦公室,當時華山鎮政府相關人員也在場。
“毛某告訴兩人,嘉莉寶公司的‘U盾’已被鎖住不能使用,需拿著公章去柜臺辦理一下業務,且還有個貸款的單據需要填寫。公司一名財務便跟隨銀行員工小賈前往柜臺辦理。”解本正稱,本以為辦理的是解除網銀以及償還公司在青島農商行即墨支行貸款業務,實則是讓財務在若干付款單據上進行抄寫,而所有收款信息均系姜秀娟方面提前準備好的。
解本正提供的銀行存款明細表顯示,1.1億元分9次被全部支出,包括還貸款(2筆,約8500萬元)、付李某蘭(1筆,32萬元)、付喬某滋款(1筆,1200萬元)、付評估費、公告費(1筆,4.23萬元)、還興華典當款(1筆,400萬)、還建行貸款(1筆,500萬元)等。其中,數筆“摘要”備注收款方與實際收款賬戶不符。
解本正說,1.1億元中除2筆償還銀行貸款外,其余7筆付款不符合邏輯。比如,他不認識李某蘭,也沒有其聯系方式,更不記得與她有任何資金往來,但姜秀娟主導,由公司付給李某蘭32萬元,并將收款方的《進賬單》交給付款單位留存,且無任何備注;至于付喬某滋1200萬元一事,解本正表示,其與喬某滋確有借貸業務,華山鎮書記李某堯為借款“見證人”。借款如何歸還、先還多少、利息可否商量......自己還沒和喬某滋最終確定。同時,在嘉莉寶公司未提供付款依據的情況下,姜秀娟等人就將數十萬及上千萬元巨款從公戶匯給私戶。
此外,1.1億元中有1250余萬被轉到尾數為0003的賬戶,而相關付款摘要顯示的是“還建行貸款”“還興華典當款”等。經查,該賬號由姜秀娟任行長的青島農商行即墨支行所有。
“姜秀娟是如何掌握嘉莉寶公司與喬某滋、興華典當之間的債權債務以及具體金額的?為什么‘還貸款、還建行貸款、還興華典當款’的上千萬元,進入的卻是尾號0003的賬戶?”對于上述收款賬戶和實際收款人不一致現象,解本正頗為疑惑。
貸款發放當天被還給銀行?
“當初因為李某堯答應嘉莉寶公司,收購后還有6000萬尾款待支付,因此上述情況發生后,自己并沒有及時反映。”解本正無奈地表示,“本來利國利民的征收,但由于這1.1億收購款的實際控制權不在手中,導致關聯企業無法運轉,嘉莉寶公司其他債權人在2018年集中起訴,使得公司債務陡增。結合法院判決和當前被執行總金額,嘉莉寶公司目前負債已超過2億元,身邊的親戚朋友因此也都債務纏身,苦不堪言。”
尚法新聞了解到,除以上幾筆款項被匯入尾數為0003的賬戶外,2017年12月14日,還有一筆“青島鴻鵠天建建筑安裝工程有限公司”的貸款也被匯入該賬戶。對此,解本正解釋,2017年12月初,即1.1億轉款發生后,姜秀娟主動提出,由嘉莉寶公司進行擔保,找一個第三方公司,只要提出貸款申請,貸款就批復下來。“臨近年關,嘉莉寶公司當時急缺資金,同時我善意地認為姜秀娟控制了我的1.1億,現在是找機會給我提供一些資金支持......”于是解本正按照姜秀娟提議,找到了鴻鵠天建公司,由該公司提供貸款材料,嘉莉寶公司作為擔保,短短一周時間,在姜秀娟及硅谷支行一名李姓副行長的安排下,12月14日,2000萬貸款由青島農商行硅谷核心區支行匯給了鴻鵠天建公司,貸款種類顯示:短期建筑業保證貸款。
與前述嘉莉寶公司無法處置1.1億元一樣,該筆2000萬元貸款到達鴻鵠天建公司賬戶的當天,即2017年12月14日,姜秀娟依舊假嘉莉寶公司財務人員之手(彼時嘉莉寶公司財務掌握鴻鵠天建公司相關付款印鑒),將相關款項轉入其擔任行長的即墨農商行(尾號0003)賬戶。該筆資金的《結算業務申請書》為個人匯款業務所用,用途顯示:承接債務;收款人全稱顯示:貸款應付款項;收款賬號為(尾號0003)賬戶。
解本正提供的一段2022年1月其與姜秀娟的通話錄音顯示:姜秀娟在電話中質問道,為何對她進行舉報,稱舉報她是解決不了問題的,并表示銀行是受托支付。解本正則否認向銀行授權,“我想弄清楚一件事,欠不欠錢是我的事,怎么還也是我的事,可現在這些匯款我說了不算,銀行沒權劃扣我欠其他人的錢,我不知道你們和政府之間達成什么協議?”隨后,電話被姜秀娟掛斷。
針對上述問題,5月19日上午,尚法新聞多次致電時任青島農商銀行即墨支行行長姜秀娟,并向其手機發送短信,但對方始終未予接聽或回復。
銀行:嚴格遵循央行規定
尚法新聞注意到,此前已有多家媒體關注報道此事,話題“山東男子1.1億存銀行竟全消失”一度登上微博熱搜。
4月28日,青島農商行在其今日頭條賬號上回應此事稱:經調查,報道中所稱舉報人名下公司青島嘉莉寶家具有限公司在我行辦理的付款業務,發生于2017年,均通過開具轉賬支票或填制電匯憑證并加蓋預留印鑒,填寫支付密碼后由其單位人員到我行柜面辦理。根據中國人民銀行《支付結算辦法》,向銀行出具上述憑證代表企業的真實付款意愿。
回應還稱,該行柜面人員對其提供支付憑證的規范性及印章審核無誤,由系統核驗支付支票上填寫的密碼正確后進行付款操作,嚴格遵循人民銀行相關規定。報道中“手握公司銀行賬戶U盾,自己沒操作,賬戶里的錢卻被轉走了”與事實不符。
企業呼吁公布監控
針對上述青島農商行的回應,解本正表示不認可。5月18日,他告訴尚法新聞,相關付款均非企業真實意思表示,“希望銀行能公布監控。”
5月19日下午,青島農商行總行綜合管理部一工作人員向尚法新聞回應稱,事件發生在2017年,至今已過去5年,由于網點監控視頻的保存期限為3個月,已無法調取,但所有的憑證都有。根據相關法律規定及監管要求,憑證不允許直接對外公開,導致銀行無法通過網絡、媒體等渠道公布出來,但記者可前往青島農商行進行確認。至于其他細節,該工作人員表示不清楚,并強調所有的憑證都齊全,包括簽字等,整個業務辦理合法合規。
——延伸閱讀
公開資料顯示,青島農商行是經國務院同意的全國副省級城市中7家全市整體改制成立的農商銀行之一,2012年6月28日掛牌開業,2019年3月26日在深交所上市,是全國最年輕的A股上市銀行和長江以北第1家A股上市農商銀行。
尚法新聞注意到,今年一季度,據融新致遠監測數據顯示,銀保監會系統合計開具涉銀行業及保險業罰單1960張罰單,合計罰沒金額約6.118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29.78%。
其中,一季度“超級罰單”花落青島農商行。2022年1月28日,青島農商行獲全國單筆最大罰單,處罰金額達4410萬元,主要違規問題為:貸款五級分類不準確、投資業務管理不審慎、員工管理不到位、違規簽發銀行承兌匯票、貸款管理不到位、信貸資金被挪用、信用卡資金流入房市、數據治理不到位。(韓湘子 記者 楊軒)
責任編輯 | 鄭毅 趙亮